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实时动态 > 简报
简报·第147期

 
 
 
 
     第147期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办公室               2012年6月25日
 
 
 
 
 

 
 
 
 
 
本  期  要  目
 
科技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与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于六月六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中韩金融IT技术交流会”
小微企业是科技金融重要切入点

 

【科技动态】
 
科技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又一项民间资本鼓励政策落地。科技部近日颁布19条意见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从拓宽融资渠道方面,科技部指出:将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渠道。
  例如,大力引导民间资本开展科技创业投资,推动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发行债券产品和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等方式开展科技投融资活动等。
  面对有大量融资需求的民营科技型企业,科技部明确:将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加快推进中关村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试点,为非上市民营科技企业的产权转让、融资提供服务。
另外,各地开发的国家高新区也将获得新的融资支持措施。据悉,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国家高新区可以组织发行小型科技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私募债券以及信托产品等债券产品,并引导民间资本合法合规投资。 
                                                                                                                                             (消息来源:科技部)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与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于六月六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中韩金融IT技术交流会”
    六月六日,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与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北京代表处共同举办“中韩金融IT技术交流会”。此次交流会的目的,是以中韩两国建交二十周年为契机,促进中韩两国金融界和IT界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邀请了国内知名金融机构前来参加本次交流会。这些金融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中信银行等。参加交流会的韩国公司有三星数据系统(中国)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公司等。
    会议首先进行了研讨。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金融业IT专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电子化公司金融机构灾备服务云中心主任张慧女士重点介绍了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现状,金融业IT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分析。她认为,中国银行业IT架构已初步确立,并正在逐步规范化,IT应用以业务管理和业务监管为主。银行的信息化整合、创新和改造升级是其建设重点;保险业IT应用正在向集约化、扁平化和标准化发展,各部门间的监管也在逐步信息化;证券业IT的应用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证券风险的管理方面。国内金融业本身的发展和在IT应用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断进入国内的外资银行已显现出与本土银行的竞争。虽然目前外资银行在业务规模上还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但其优质的服务以及在IT业务应用方面无疑是有其自身优势的。正因为有了这种相互启发的良性竞争,我国金融业在IT应用领域就更应该有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目前,金融三行业业务系统不断升级、再造,这又带来新系统的发展;由于机构重组、整合而导致系统和应用的整合。最后,她还认为,加强中韩金融业IT应用及发展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双方在此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作为国内央行的权威机构,灾备服务云中心将会继续密切关注我国金融系统及IT应用的发展,并希望中韩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对双方在此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此后,北京飞翔星天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慧军介绍了该公司在韩国开展金融IT服务业务的经历。该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八年,主要是做金融风险管理软件。目前该公司产品是在韩国金融市场的外资企业中排名第一。
    随后,由韩国几家金融IT企业相继介绍各自业务及其产品以及发展前景。对银行信息科技职能一体化走势,大容量数据快速处理,以及依托信息技术,构建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以及银行智慧服务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他们的业务各有其特色,并均在韩国国内占有不错的市场份额
    总之,通过组织“中韩金融IT技术交流会”,促进了两国相关行业的交流与了解。加深了彼此之间在金融IT技术方面发展以及产品需求方面的认知度。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在此次活动中真正起到了为科技金融搭建桥梁与合作平台的作用。我会愿在今后继续努力地为科技金融更加有效地结合做出贡献。
    交流会由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北京代表处总裁朴晋亨先生致开幕词。朴晋亨先生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中韩金融界以及IT企业界的朋友们来参加交流会。他希望通过举办此次交流会,能够不断加强中韩两国金融业与IT业的交流与合作,并以此带动中韩两国贸易的不断增长。随后由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事业发展部主任朱雁代表促进会秘书长郭戎致辞。致词首先感谢参会的中韩金融界与IT界的领导及专家们莅临本次交流会。致辞对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的业务宗旨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中韩两国建交二十年来以及今后在贸易与人员往来方面的不断发展做了回顾与展望。致辞最后希望中韩金融界与IT界人士 以本次交流会为平台,以中韩建交二十周年为契机,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并祝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交流会的支持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电子化杂志社副总编辑邵山先生在致辞中,阐述了我国金融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指出金融行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不断加强。信息化是金融行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支撑。信息技术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业务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他希望通过交流会使中韩两国金融与IT业加强了解与沟通。
交流会在会议当天下午由中韩两国金融IT机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至此,“中韩金融IT技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小微企业是科技金融重要切入点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一直以来招商银行就将“转型”和“脱媒”摆在了议事日程的首位。2006年,他们推出了全国首个服务中小企业的产品。2010年又将银行和风投机构创造性地联合,推出了专门服务成长性企业的“千鹰展翼”计划。中小企业成为招行全新的业务重点。
  招商银行和科技部很早就有合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非常重视。而在刚刚召开的第六届融洽会上,天津被宣布成为科技金融的试点城市。招行是如何真正实现科技和金融结合的?
  “我觉得科技金融结合最重要的切入点就是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马蔚华说:在G20的时候有一句话我至今念念不忘,“如果能够找到一把钥匙解决危机、解决就业、解决贫困、解决发展,那么这把钥匙就是中小企业的成功。”而在中小企业中,科技创新的企业尤为重要。数据显示,美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70%来自小微企业。而小微企业人均发明是大企业两倍以上,所以小微企业研发成果一旦出来将会迅速应用到成果,其创新成果的回报率可以达到50%。所以,在重视科技金融结合的时候,着力点要放在科技创新的小微企业。
  资料显示,天津的科技金融做得很好,数字就能说明问题。天津去年一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500家,目前已累计达到21000家。全社会的研发经费占生产总额的2.6%,这在国内目前是比较高的。再加上市委市政府对科技的重视,所以科技部把天津定位为试点城市之一。一个城市有2万多家科技企业,很难得。所以,我们将天津也作为发展的重点,这里将有很多“雏鹰”。
  那么,支持小微企业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在实际过程中,却依然可以听到很多银行对于支持小微企业的“担忧”。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是盈利的经营行为,还仅仅是响应国家号召的慈善性扶植行为?
  马蔚华的观点是:一个现代银行,既不能只顾挣钱,不顾社会责任,也不能只顾社会责任,不顾盈利。比如做小微企业,不仅仅是响应政府号召,同时对自身也有利,这也是对我们的股民负责。当前,在资本约束的情况下,同样的资本消耗,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握风险,有一个好的模式和方法。
  我觉得在这个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思想观念。我们“二次转型”已经进行到第三年了,大家对这个认识讲得头头是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比如支行行长这样的层面,习惯于过去做法,还是会更愿意营销大企业,这就是思想没有转变。所以,我们必须改革,比如我们把支行的大企业客户拿上去,让他们必须做中小企业,从资源分配,考核机制上进行变革。实际上,我们的“二次转型”就是思想的变革。
   从数字上看,目前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资源还远远不够。不久前央行信贷投向报告的数据显示,占企业97.3%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为27%。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破解?
  融资渠道单一,除了银行,外部融资比重非常低,很多小微企业都靠自己的资本金。而且,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马蔚华强调:因为小企业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管理不规范等情况,风险相对大企业捉摸不定,抬高了银行融资渠道的成本。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态度,远远不如对大中型企业的态度,这也造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现在,有一条内在动力就是刚刚公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这使得银行必须考虑如何节约资本,如何在比较低的资本消耗下得到更高的回报,就使得银行很容易在此时面向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美国的富国银行做得很好,他们找到一个科学的模式和方法,对中小企业进行评估。
  现在,我们进一步把小微企业作为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千鹰展翼”计划就是利用招行的客户资源,筛选一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成长型小微企业,推荐给股权投资基金。银行做财政顾问,一起IPO,上市之后我们又帮助避险保值,这个受到各方面的欢迎,银行也有积极性。
   马蔚华认为,政府部门和监管当局应对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制定差异化监管政策,包括存贷比、风险权重,以及在贴息等税收方面的优惠。
 
                                                                                                                                (消息来源:新金融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