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实时动态 > 简报
简报·第256期

 

资讯传递

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11月8日,“深圳创投日”启动大会暨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科交中心”)揭牌仪式成功举行。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徐善长、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等领导通过视频方式致辞,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华平现场致辞并共同为科交中心揭牌,深圳市领导、深交所负责人和市场机构代表现场出席。
       孟凡利表示,“深圳创投日”暨科交中心揭牌仪式活动的举办,是深圳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要向全社会宣示深圳大力发展创投业,并以此加快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态度。我们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服务,营造最好生态,把深圳打造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最佳城市,成为行业的首选之地。
       方星海表示,通过设立科交中心,包括深交所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的合作,共同促进高水平技术、高层次人才与创新资本的深度融合。证监会将以深圳创投日活动和科交中心揭牌开业为契机,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李萌表示,要从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的高度来推动科技工作,真正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交中心的设立对于更好发挥金融作用和市场机制、完善技术要素市场、优化配置机制和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技术要素与金融要素高效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科交中心今后在支撑保障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卢鹏起表示,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有效的产权安排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是创新资源和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基础。科交中心的设立恰逢其时,可以有效发挥联结资本市场、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与各方一道,支持科交中心发展,培育更多知识产权密集的创新型企业,为知识产权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华平表示,创投是支持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交易所关系密切。创投解决科创企业起步阶段的资金来源问题,支持科技向产业的转化;交易所支持创新企业持续发展,为创投提供重要退出渠道,促进创新与资本良性循环。两者共同构建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市场生态。设立科交中心,是深交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是深交所完善创新资本形成体系的重要内容。
       “深交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创新服务链条,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全力建好科交中心,努力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汇聚多方合力的平台、服务创新高地的平台,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陈华平进一步表示,一是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坚持科交中心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定位,开展技术交易和技术对接资本两大类业务,打通科技成果展示、评估、交易、投融资对接等关键环节,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是建设汇聚多方合力的平台。科交中心建设是一次探索和创新,需要不断优化制度机制和发展模式。深交所将深化与有关部委、地方政府、高校院所、创投机构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有关各方一道,为跨区域、跨行业、跨要素的技术交易主体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建设服务创新高地的平台。科交中心立足深圳,自当服务深圳。深交所将围绕深圳创新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聚集,提升服务针对性有效性,支持深圳打造“创投深圳、创新深圳”的靓丽名片,助力深圳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城市范例。
       揭牌仪式上,科交中心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与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及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等首批16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高新园区、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股交中心、商业银行、投资机构等。同日,科交中心还与3家高校院所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15家知识产权运营代理、融资评估、法律仲裁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科交中心。科交中心官网(www.szte.com)也正式上线运行。当日,科交中心共促成8单技术交易,其中4单专利许可交易、1单职务发明转让、3单技术投融资对接,金额合计约7600万元。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韦夏怡 2022-11-09
 
 

科技金融精准滴灌——湖北: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

  
  近日,湖北启动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通过多维度27项指标对科创企业进行评分,企业可通过积分获得对应额度的金融支持,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伴随着《湖北省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创新积分成为金融机构评估科创企业增信授信的重要指标,帮助金融机构提高信贷的针对性和精确性,引导科技金融精准滴灌,推动科技创新热潮。
  “小积分”撬动“大科创”
  企业创新能力怎么样,成长潜力如何?积分高低一目了然。
  《实施方案》由湖北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经信厅、省财政厅、人行武汉分行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以企业创新积分为依据,利用科技、财税和金融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精准化金融服务。
  该方案从政策导向、创新能力、发展前景、技术成熟度和加分项5个维度、27项指标,对企业进行打分,评分基础数据来自科技厅等13个部门。
  根据积分将企业分为“重点支持”“优先支持”“鼓励支持”和“审慎支持”四级,科学准确评价科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力争到“十四五”末,金融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累计不少于1.5万亿元,信贷覆盖率达60%以上。
  “13家职能单位协同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共建高位推动、信息共享、激励容错、积分互认四个机制。”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表示,采信各行业主管部门法定合规数据,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企业信贷识别标准体系,解决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看不懂、看不准、看不透”问题,推动商业银行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目前,湖北有高新技术企业1.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万家、科创“新物种”企业543家。“创新积分贷”首批试点已向2610家科创企业授信664.85亿元,发放贷款178.25亿元,有效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
  汉口银行以创新积分制工作试点为契机,探索突破传统信贷产品注重“现金流、利润率、低风险”模式,将企业创新积分嵌入授信评价标准,结合智能风控模型,构建科创企业综合评价体系。截至今年6月末,该银行服务科创企业客户超4200户,累计投放表内外信贷资金超过2000亿元。
  科创“智慧大脑”精准捕捉产业短板
  当天,湖北省科创企业“智慧大脑”数据平台上线。
  该平台由湖北省科技厅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湖北分行联合打造,聚焦湖北重点优势产业与优质科技资源,实现“一体两翼三融通”,即围绕“科创企业”创新主体,打造“创新驱动”与“数字赋能”两翼齐飞,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通发展。
  “智慧大脑”通过归集分类与智能梳理平台、企业、人才、项目、成果等创新资源,绘制基于空间位置的湖北特色线上区域创新地图,集聚科创企业梯度培育、科技管理与绩效评价、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科技金融精准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科创服务五大功能。据介绍,平台可以科学分析、精准捕捉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与卡脖子技术,智能发布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一键生成区域创新报告、产业创新地图、产业分析报告、科创企业榜单等,为湖北各地制定区域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目前,“智慧大脑”数据平台聚集了湖北科创企业25.9万家,开展实时监测分析。依托企业创新积分,通过链接楚天贷款码与湖北省内各大银行互联融通,为银行、创投等金融机构提供广阔的资源配置市场,引导开发多样化、差异化的科技金融产品,实行分类和精准的金融服务。
  日前,随州高新区对全区参与2021年度创新积分管理的63家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35家优秀企业积分排名靠前,获得奖励资金120余万元。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普遍具有高科技、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等特点,往往存在抵押物不足、短期财务指标不优、贷款难的问题。创新积分可以让社会资本精准支持有潜力的科技创新企业。”湖北科迪雅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他所在的公司此次获得创新积分427分,在35家企业中排名第4位。

来源:科技日报 吴纯新 2022-11-03
 
 

全国首家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平台的科技金融示范基地落户章丘

       11月18日,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政府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在有着“小泉城”美誉的章丘,举行章丘科技金融示范基地、上海技术交易所章丘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签约揭牌活动,标志着全国首家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平台的科技金融示范基地正式落户章丘。
  上海技术交易所是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交易咨询、成果匹配、信息梳理、投融资对接等一揽子服务。
  山东同晟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作为章丘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己任,率先加入了山东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业务规模在全省区县级融资担保机构中名列前茅,被省财政厅评为优秀(A)类地方金融企业,并成功入选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理事单位。
  章丘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要求加快科技金融创新、不断推进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
  山东同晟担保公司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创新城”战略定位和职责任务,在章丘区科技局的指导下,积极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对接,启动了合作建立全国首家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平台的科技金融示范基地工作,通过充分发挥科技赋能、金融增信、要素培育、技术嫁接的作用,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早在今年3月份,山东同晟担保公司就依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会同章丘区科技局与上海技术交易所签订了《建设科技金融示范基地战略合作协议》,章丘成为上海技术交易所在全国设立的首家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平台的科技金融示范基地,这也是山东省第一家科技金融担保融资机构。自双方签约以来,同晟担保公司已累计服务区域内47家科技型企业,帮助企业以专利、商标等“轻资产”获得担保贷款2.1亿元,解决了企业“有技术缺资金、有想法缺技术”的难题,有力助推了科技型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山东同晟担保公司总经理逯光玖介绍说:上海技术交易所章丘科技金融示范基地将依托上海技术交易所的实时交易系统、专利评价数据及外部多维数据,重点针对区域内高新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通过专利技术、专业人才、研发团队、科研基地等技术类资产的综合评估、赋值增信,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质效。同时,同晟担保公司以打造全国担保行业样板工程为目标,以“发展融资担保、服务中小企业”为己任,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结合区域特点推出了助章转型贷、兴章增速贷、富章增效贷、强章增质贷,着力打造政府融资担保的“四章”模式,为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担保服务,打响了“有融资需求、找同晟担保”的服务品牌。
  下一步,山东同晟担保公司将在上海技术交易所和章丘区科技局的协同指导下,在运营好科技金融示范基地的基础上,突出上海技术交易所章丘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立足企业产业提升、科技增效、科技赋能的需求,拓展科技金融、项目对接、技术交易、人才引进等多要素业务,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战略方针,全力助推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全力打造区域最具活力的科技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为济南市、章丘区的“工业强市”“工业强区”战略实施贡献出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鲁网 王娟 2022-11-18
 
 

以科技金融“新引擎” 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始终坚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陕西实体经济、服务科创企业发展,秉持与科技型企业相伴发展、共同成长的合作理念,坚持“融智+融资”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助力陕西省 科技型企业实现上市融资、上市强企的发展目标,走特色科技金融发展之路,争做金融支持陕西科创企业发展的主流银行。
       浦发银行西安分行不断完善科技金融工作体系,将科技型企业纳入全行金融服务重点客群,探索推出了“专业经营、行业研究、产品创新、聚集上市、投贷联动、生态建设”六方面科技金融支持举措。据统计,该行科技企业贷款业务(不含票据贴现)连续两年增幅超过了100%,累计为陕西省 科技型企业提供表内外信贷支持超过500亿元,惠及科技型企业超过2000户,近三年为陕西75%以上的上市企业提供IPO精准金融服务和近70%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或专业服务,覆盖率排名陕西市场第1,精准支持了陕西省 先进制造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并作为陕西地区唯一入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获评西安市2021年第一批科技服务业示范机构。
       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业态,对服务的专一性、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以及信贷政策与考核激励政策等都有较高要求。浦发银行西安分行专门成立科创金融中心,专职专责落实总行科技金融发展方向和战略。建立科技金融数字化动态化标识管理机制,实施差异化经营和风险策略,探索建立差异化考核机制,推进分行科技金融业务经营目标,设立西安高新科技支行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硬科技支行,明确人员编制,配齐专业队伍,设置专营队伍,专门从事科技型企业的综合营销服务、产品设计和管理、授信风控工作。同时,针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出台《西安分行“专精特新”企业批量融资业务实施方案》,对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及企业优化担保、提升服务,为区域科创企业提供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2021年,科技金融合作银行排名中,浦发银行位列第二位。
       持续丰富科技金融专属产品。为更好满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业务需求,浦发银行西安分行不断丰富和创新科技金融专属产品。一方面,面向初创型、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开展“投贷联动+认股选择权+直接股权投资”的服务模式,助推陕西省 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型企业万户工程培育库”专属服务+科技快速贷、孵化贷、万户贷、上市贷、投贷宝、科技含权贷、科技补贴贷、科技履约贷、上市贷等科技金融专属信贷产品,满足科技型企业多维度需求和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同时,积极推出科技上市贷,增大对科技小巨人、拟上市企业的信用贷款额度,企业最高可获得8000万元三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切实解决了企业上市前的融资问题。此外,创新信用贷款产品,针对白名单内的科技企业,在与担保公司、市科技局风险补偿基金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推出了万户贷、科技局风险补偿贷、技术交易信用贷等信用贷款产品,让初创期、成长期企业较容易获得信用贷款支持,并成功落地我国首笔技术交易信用贷。
       积极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浦发银行西安分行联合政府、PE/VC、行业协会、科技龙头企业等生态圈核心伙伴,全力打造科技金融业务模式,推动形成科技金融合作生态圈。一方面,为政府部门、投资机构、科技龙头及上市公司提供差异化、定制化服务,全方位满足核心合作伙伴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与生态圈核心主体强强联手,合作“最懂科创”“最会投资”的伙伴,形成培育科技型企业的最佳合力。针对科技主管部门开展政府补偿联动融资服务,开展科技局风险补偿科技金融融合业务,围绕西安市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大力服务西安市创新型、成长型科技企业,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针对创投协会、陕股交等出台提供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批量融资服务,与陕西省创投协会投资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批量为协会投资企业对接银行服务;针对省内高校运营公司关联科技型小微企业出台专项科技型企业服务方案,联合陕西省教育厅,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科创企业做大做强。
       以金融力量护航科创企业成长。作为浦发银行在中西部地区的科技金融旗舰店及科创金融业务试验田,2022年6月8日,浦发银行西安分行成功揭牌开业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硬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企业配备专属产品经理和企划团队,设立审查审批“绿色通道”,配置数字人小浦、浦惠座舱等人工智能产品,并建立可符合科技贷款业务特点的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人力资源配置等机制,在计划管理、资源配置、信贷审批、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等方面予以资源倾斜,形成金融支持硬科技发展的差异化经营模式。
       打造服务科创企业上市特色品牌。浦发银行西安分行紧密配合省市地方政府推动企业上市相关工作,以全流程服务科创企业上市为重要发展方向,为企业量身定制一系列标准化“企业上市金融服务方案”,同时借鉴国际一流银行的先进服务模式,融合自身金融助企上市的成功经验,为科创企业提供从初创到成熟、从上市前至上市后的全面解决方案,打通帮助科创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每一公里,成为陕西省 众多企业成功上市的重要金融“助推器”,有力支持了陕西地区首个科创板上市公司、首个创业板注册制获批上市公司、首个新三板精选册获批上市公司等成功上市,支持科创企业“跃龙门”。2022年以来,陕西省 8家上市企业6家IPO募集户落地该行。
       全方位支持秦创原平台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和创新驱动发展总源头,是打破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转化“堵点”的关键之举。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强化专项方案设计,主动融入、全力支持秦创原平台建设,出台了《秦创原专区专项金融服务方案》,为秦创原区域内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差异化服务方案;联合陕西省股权交易所出台《浦发银行西安分行-陕股交秦创原专区专项金融服务方案》,积极支持秦创原专区企业发展;联合秦创原发展公司设计针对秦创原的特色贷款产品,支持秦创原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积极支持陕西省秦创原路演中心,共同推进企业融资服务,对秦创原区域内科技型龙头企业,围绕其产业链业务整合,开展供应链金融专项业务服务,切实为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贡献金融力量。
浦发银行西安分行以科技金融为“新引擎”,以“主动担当,再攀新高”的奋斗者姿态,切实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为陕西科创企业发展赋能,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护航,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台资讯 2022-11-15
 
 

建行山东省分行:“科创信用贷”助力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真是没想到,不需要抵押房产设备,仅凭国家专利,就从银行获得了贷款。”日前,在获得来自建行山东省分行的信资支持后,山东华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山东华特”)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使用这笔资金购买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
       据了解,山东华特是国内排名靠前的综合性环保企业,曾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环保节能产业示范单位。2021年,因所属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内部业务调整,该公司产能扩张,产生较大的资金需求。
       建行济南分行第一时间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多次对企业上门走访,了解到该企业在建行“科创评价”体系中等级为T5,在企业无房地产抵押的情况下,通过追加专利权质押,仅用时一个月便为该公司申报并获批信用额度4000万元。
       建行为山东华特审批的产品,是该行创新推出的“科创信用贷”,这是“科创信用贷”产品在山东的首次落地,建行也成为首家为该公司提供科创类贷款的国有银行。此后,“科创信用贷”在山东各地开花。9月中旬,建行临沂分行为3家科创型企业批复科创信用贷8700万元;10月,建行烟台分行为该市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放2000万元科创信用贷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创企业便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载体。在传统信贷方式中,一般要求企业有抵押和担保,在这一标准下,“投入大、周期长、轻资产、无抵押”的科创企业,仅凭技术很难转化为企业资信凭据。
       为切实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质效,2022年,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成立科创金融中心,为解决科技企业大多“轻资产”与银行对抵押物和现金流依赖的矛盾,解决对科创人才支持缺乏金融逻辑和理论框架问题,该行在业内率先提出科创企业“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和科创人才“能力流”综合评价体系。
       “科创信用贷”就是建行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而制定的特色贷款产品。据了解,该产品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不看“砖头”看专利。以建行济南分行为例,在“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的加持下,该行服务于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以6家科创金融示范行、5大产品体系和19项针对措施为根基,联动多方资源支持科创型企业集群发展,目前科技企业贷款余额69.2亿元,较年初新增25.9亿元,为辖内近500家科技企业提供了授信支持。
       建行山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继续践行新金融发展理念,加快培育金融服务科创企业发展新优势,助力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山东商报 冯云云 2022-11-18
 
 

深圳再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 每年数百万奖励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及小额贷款保证保险

  导语:《实施意见》是为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促进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更好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服务“20+8”产业集群。
  11月15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就《深圳市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征求意见。
  《意见》引导银行设立专门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专营机构,设置20万元的认定奖励,同时优化业务奖励方式,按增量排名给予排名前十的机构奖励。据调研预估,2023年出台科技金融认定政策,首年认定家数控制在20家(含)以内,以后每年认定家数约为10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方面的未来三年经费测算为750万元、550万元、550万元。
  此外,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奖励政策也将延续,对于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分别给予0.5%和1%的业务奖励。据介绍,预计未来三年发放奖励为468万元、562万元、674万元。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实施意见》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包括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创新发展、完善创投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进一步完善平台和智库服务、其他说明事项。
  第一,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意见》从五方面提出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包括优化科技信贷体制机制、强化对重点科创领域的金融服务保障、探索发行科创债券、健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强化科技保险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技保险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在前期的试点基础上,实施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对于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分别给予0.5%和1%的业务奖励。
  第二,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创新发展。其中包括打造高质量的科技金融集聚区、创新“政银保担”合作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股权+债权”模式创新、鼓励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深入实施小微企业“首贷户”培育工程。
  在“政银保担”合作新模式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依托市融资担保基金,创新推广“政银担”“政银保”等线上融资模式,市融资担保基金最高可分担60%的风险。同时,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贷款项目库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贴保企业库的贷款损失适当提高风险补偿比例。
  此外,《实施意见》引导银行设立专门开展的科技金融业务的专营机构,并对于经认定的专营机构给予奖励,以及对每年业务增量排名前十的机构给予奖励。
  第三,完善创投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其中包括培育发展风投创投产业集群、优化“募投管退”全链条发展、创新“一集群一基金”产融对接机制、优化政府引导基金考核机制。
  在创新“一集群一基金”产融对接机制方面,《实施意见》支持市区两级政府引导基金发起设立产业子基金,重点支持深圳市“20+8”产业集群,优先与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南山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以及深圳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合作,探索通过下设子基金等方式支持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现“一集群一基金”。 此外,《实施意见》还研究将政府引导基金服务“20+8”产业集群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第四,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其中包括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推动建设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实施“星耀鹏城”上市培育行动计划。
  第五,进一步完善平台和智库服务。包括建设市级征信服务平台、强化企业库对接服务、建立高水平的智库研究平台。
  支持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及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奖励
  此外,《实施意见》还对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奖励、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奖励的必要性作出说明。
  在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奖励方面。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表示,目前全市各银行机构的科技支行均为自行更名或挂牌的,各科技支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也未能统一形成以科技贷款为专营特色的集约发展路径,亟需形成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的统一认定标准,明确认定标准和差异化的管理机制。深圳金融监管局认为给予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奖励,将能有效激励辖内银行机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贷款规模持续扩大。
  因此,若干措施参照佛山的奖励标准,设置20万元的认定奖励,同时优化业务奖励方式,按增量排名给予排名前十的机构奖励。
  据银保监局调研预估,2023年出台科技金融认定政策,首年申请量可能较多,认定家数控制在20家(含)以内,以后每年认定家数约为10家,由此测算未来三年认定奖励支出分别为4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增量排名奖励每年固定支出为350万元,因此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方面的未来三年经费测算为750万元、550万元、550万元。
  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奖励方面。2018年,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若干措施》,提出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鼓励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向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500万元以下、1年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参与试点银行和保险公司按照保本微利原则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业务,两者按照2∶8的比例分担贷款风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先试点2年,市财政每年最高安排3000万元,对试点银行按照实际发放贷款金额给予0.5%业务奖励,对试点保险机构按照实际承保贷款金额给予1%业务奖励。2019年、2020年分别发放奖励275.91万元和822.36万元,合计撬动贷款11亿元。2022年9月,深圳市政府出台稳经济增长接续政策,提出对于9-12月开展小额贷款保证的保险公司和银行机构给予业务奖励。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表示,从前期的政策实施情况和调研情况来看,保证保险增信与融资担保增信形成有效互补、错位发展,部分未能达到融资担保准入条件的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获得增信从而满足银行授信条件。因此,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认为有必要延续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奖励政策,持续推动银保联动服务实体企业。
  据介绍,目前深圳市主要是国任保险和人保深分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人保深分2021年未与银行续签合作,以国任保险业务情况作为测算依据,2021年深圳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累计承保65笔,保额2.6亿元,保费643万,按每年20%增长测算,预计未来三年发放奖励,468万元、562万元、674万元。
 来源:南方财经 曹媛 2022-11-16
 

政策速递

中国证监会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

证监发〔202280
中国证监会各派出机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各中央企业:
       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决策,强化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融资,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健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机制
       (一)完善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精准支持,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转型升级等领域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鼓励中央企业发行中长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增强融资工具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适配性。
       (二)优化债券融资服务机制。将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纳入储架发行机制,对于优质中央企业发行科创债适用优化审核安排,简化文件签章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要求,提高融资效率。对于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中央企业,财报期限要求可予以放宽。对于存在保密要求的事项,可按规定申请豁免披露。
       (三)便利债券回购机制。研究适当提高部分优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折扣系数;研究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单独设立三方回购质押券篮子,在发行人信用资质和折扣系数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
       (四)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业务投入。优化监管考核,鼓励证券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承销业务投入。积极创造条件,新增专项排名及评优奖项,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公司等中长期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投资,引导降低融资成本。
       (五)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强业务培训,开展针对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专题调研,梳理痛点、难点、堵点,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及时调整优化。加快建立线上信息交流平台,开发“网上路演”、“债市互动”等功能,加强央企发行人、主管部门与投资机构的沟通交流。
       二、发挥中央企业创新引领支撑作用
       (六)鼓励中央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支持力度,引导中央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融资,加速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助推数字化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七)发挥中央企业“链长”作用。支持中央企业积极发挥产业链“核心”企业作用,借助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等融资工具汇聚资金,通过权益出资、供应链金融等方式,支持上下游符合国家战略、有技术优势、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共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八)加强科技创新债券融资规范管理。指导中央企业加强内部资金监管,确保科技创新项目的债券募集资金按要求规范管理和使用。优化科创融资决议程序,适当下放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决策事项,探索取消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注册额度限制,充分发挥科创企业在项目投融资决策方面的主体作用。探索在管控中央企业债券占带息负债比重时将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按一定比例剔除。
中央企业要根据科技创新实际需要,加强融资规划,合理安排债券融资,强化资产负债约束,证监会、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公司债券融资及资金使用情况加强监督管理。
       (九)拓宽科技创新资金供给渠道。鼓励中央企业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募资用于对国家重点支持的科技创新领域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鼓励中央企业建设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突出的科创孵化园区,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支持园区运营,并通过股权、债权和基金等方式支持园区内科创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向高端转移。
       (十)鼓励央企子公司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子公司作为中央企业在特定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实践者,可探索利用资产担保、无形资产质押或者由中央企业集团提供外部增信等方式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自主筹划科技创新投资资金安排,直接推动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持续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融资的央企子公司上市融资。
       (十一)支持中央企业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重点支持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保及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发行REITs,鼓励回收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拓宽增量资金来源,完善科技创新融资支持。
       三、增强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合力
       (十二)证监会及派出机构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密切跟踪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情况,在依法合规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提高服务供给质量。证券交易所发挥市场组织功能,持续优化中央企业科创融资推进安排和服务效能。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履行自律规范职责,积极引导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业务投入。
       (十三)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落实以管资本为主的要求,加强对中央企业科创融资的政策引导、市场组织、项目推介,不断优化对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监管效能。与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中央企业科创融资政策协同,支持中央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创新发展。
       (十四)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加强两部门在中央企业需求调研、业务培训、项目推荐与筛选等方面的合作,联合分解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在全部国有企业范围内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融资积累有效经验,创造良好环境。
 

 

科技部发文: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园区科技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

       11月9日,科技部发布《“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同时,支持园区培育发展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壮大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规模,加强对早期科创企业的扶持,支持园区科技企业在创业板、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
       《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家高新区、自创区布局更加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高新技术成果产出、转化和产业化机制更加完善,攻克一批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
       《规划》指出,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动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高新区布局。加强对国家科研机构的资源引入、成果转化和运营评价。深化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联合研发,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
       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支持国家高新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基础研究类项目。鼓励园区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围绕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引导园区落实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建立多渠道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的长效机制。
       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方面,《规划》指出,着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国家高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优先布局相关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形成聚集效应和品牌优势。引导园区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引导国家高新区推动数字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部署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鼓励园区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数字产业,打造优势数字产业集群。
       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方面,《规划》提出,建设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支持国家高新区瞄准产业链重点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和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科技力量的科技领军和世界一流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园区建立健全政策协调联动机制,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
       同时,支持高成长企业发展,支持国家高新区加大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培育力度,健全企业支持政策。支持园区引入市场化、专业化的高成长企业服务机构,开展商业模式优化、项目路演、资本对接、场景拓展等精准服务。引导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并购基金等社会资本支持瞪羚、独角兽企业发展。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养,《规划》明确,推动园区各类创新平台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引导更多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支持园区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并鼓励园区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规划》还明确,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国家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区内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多样化服务,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等相关政策。支持区内科技型企业扩大债券融资。
       《规划》指出,支持园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探索多元风险分担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体系。
       同时,支持园区培育发展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壮大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规模,加强对早期科创企业的扶持。支持园区创新国有资本创投管理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国有创投企业建立跟投机制。支持园区科技企业在创业板、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

来源:证券时报 2022-11-09
 
 

科技部印发《“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

       10月25日,科技部官网公布《“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发展目标明确:“十四五”期间,现代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和运行制度基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基本建成;到2025年,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制度体系基本完备,互联互通的技术要素交易网络基本建成,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协同高效,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成效大幅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到2025年,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3个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基本建成,与若干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机构互联互通,形成层次多元、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技术要素交易网络;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万亿元。
       《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达到20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达到15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达到500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超过60家,技术经理人数量突破3万名。
       《规划》明确了6项重点任务,分别为:健全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建设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提升技术要素市场专业化服务效能、促进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融合、加速技术要素跨境流动。
       《规划》指出,深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探索赋权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决策机制、转化模式,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及时凝练典型经验举措并推广;开展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试点,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管理从“行政控制资产”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
       围绕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规划》提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在研究制定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科技计划、创新政策和技术标准中的参与度,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核心要求纳入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同时,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经理人制度和“业主制”试点,开展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试点,以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或行业推广情况作为科技计划项目接续实施、滚动支持的重要参考。
       “提升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规划》明确,完善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布局,围绕国家区域战略,推动黄河流域、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开展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试点。
       谈及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时,《规划》强调,“支持科技人员通过创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兼职离岗创新创业。探索建立科技人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流动机制,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门”或“旋转门”机制,畅通高校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渠道,等等。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刘垠 2022-10-26
 
 

产业创新动态

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

       日前,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
       报告指出,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统筹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推动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信网络建设规模全球领先,信息通信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算力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二是数字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产业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数字产业快速成长。三是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商务、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转型升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四是公共服务数字化深入推进。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显著成效,数字惠民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城乡建设纵深推进。五是网络安全保障和数字经济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在全国人大的指导推动下,加快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网络安全机制、手段、能力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提升网络风险防范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法律和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持续增强,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六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行稳致远。积极提出“中国倡议”,推动共享“中国红利”,积极提供“中国方案”。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表现在: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相对较慢,数字鸿沟亟待弥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还需完善。
       面向未来,报告明确,要统筹国内和国际、发展和安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为保障,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展望2035年,数字经济迈向繁荣成熟期,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报告从八个方面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数字经济发展自主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全球数字技术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问题,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数字技术攻关。二是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深入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持续推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和融合应用,积极培育垂直行业应用场景。三是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聚焦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四是加快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装备数字化发展,发挥数字协同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龙头骨干企业的赋能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上云用数赋智”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建设5G全连接工厂。五是持续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持续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强化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深化“互联网﹢社会服务”,推进教育教学、体育健身、医疗健康、文化服务等领域数字化。六是不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出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制度规则,统筹推进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七是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贯彻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法律法规,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制度要求,强化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八是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在联合国贸发会议、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东盟等多边和区域框架下开展数字经济交流合作。

来源:人民邮电报 宗合2022-11-17
 
 

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可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创板运行三年多来,汇聚了超过480家上市公司,已经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也是注册制实施以来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主要集聚地。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共有22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录,分别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22%和注册制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61%,23家科创板公司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4家公司主营产品被评为“单项冠军”产品。以上三类企业(以下并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计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近五成。
       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中逾八成公司从事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并已崭露头角,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截至2022年10月31日,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市值达到2.8万亿元,平均市值超过百亿元,37家公司市值在200亿元以上。
       以专注锻专长 竞争力提升造就高成长性
       2022年前三季度,科创板上市公司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主业,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经营业绩总体稳健增长。据Wind统计显示,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体实现营业收入4263.59亿元,同比增长46%,近八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家公司增幅在50%以上,57家公司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总体实现归母净利润471.83亿元,同比增长26%,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近五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家公司增幅在50%以上,10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
       这些公司专注核心业务,提高细分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例如,锂电池三元高镍龙头容百科技,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8.41%和67.32%,公司称主要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动力电池持续景气,下游需求旺盛,公司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高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华海清科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40%和131.41%,公司披露主要系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本期CMP设备业务、关键耗材与维保服务业务、晶圆再生业务均实现较快增长。
       在多个面向科技前沿的细分领域,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细分行业“隐形冠军”,通过开展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以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为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进程提速增效。例如,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实现了高性能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公司T700级及以上产品系列在国内市场已连续几年保持市场占有率50%以上。先进磁性金属材料龙头云路股份,在非晶合金薄带的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自主研发“小流量熔体精密连铸技术”等极端制造核心技术,在智能家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陆续开拓新订单。
       以特色筑壁垒 加快打通产业链堵点断点
       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特色明显,专注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六大战略新兴行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行业相对集中,分别有83家、54家和38家。
       这些企业聚焦特色化产品和服务,加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有效连接产业链的“断点”、疏通“堵点”。例如,纳米微球材料龙头纳微科技,是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打破国外垄断的同时推动了国产产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进程;半导体材料龙头安集科技,主营产品化学机械抛光液,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使中国在该领域拥有了自主供应能力;国产谐波赛道龙头公司绿的谐波打破了国际品牌在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垄断,补齐了国内机器人产业链短板。
       以创新促发展 硬科技实力稳固提升
       创新是专精特新的灵魂,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践行创新驱动战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第三季度,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合计263亿元,同比增长3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值为14%,赛诺医疗等47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20%。研发人员方面,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平均近三成,其中艾为电子研发人员数量达到663人,占公司员工总数超六成。
       得益于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和稳定的高水平科研队伍,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上市后,科创成色不断增强,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截至上半年末,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发明专利70项,其中华海清科等40家公司发明专利过百项。
       由于“硬科技”和高成长性特色鲜明,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2022年前三季度,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接受机构调研超过4万家次,平均每家公司接受约150家机构调研。机构持有流通股的平均比例约为25%,其中198家公司机构持股比例大于10%,26家公司机构持股比例大于50%。社保基金、保险公司、QFII等长线资金亦持续增配科创板,云路股份、心脉医疗等37家公司获社保基金投资,厦钨新能、禾川科技等27家公司获QFII投资,其中,华大智造、柏楚电子等同时获社保基金和QFII投资。
来源:经济参考报 李静 2022-11-07
 
 

央行为下一步绿色金融工作“划重点”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诸多挑战。但全球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以视频发言方式参加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时,列出了下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工作的四大重点。
  第一,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大力提升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第二,用好用足金融政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第三,切实防范气候环境相关金融风险。第四,深度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治理。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央行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年内增速显著,位居世界前列。同时,我国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用好用足金融政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层面,央行已取得卓越的成绩。
  宣昌能在总结近年来央行牵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时介绍说,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为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绿色债券存量规模逾1.26万亿元,均居全球前列。
  “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票据等绿色金融产品快速发展,得益于央行低利率的政策支持。”光大科技创新总监、社科院研究员王硕对记者分析称,为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央行先后创新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碳减排支持工具为例,其发放对象为支持绿色金融服务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利率为1.75%,可大幅降低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的资金成本,从而起到了为“减碳”企业定向降低利率的良好作用。
  在用好用足金融政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宣昌能表示,在总结推广试验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开展试验区升级扩容工作。
  “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和发展,对于推广和普及绿色金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认为,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极大地推动了实体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为绿色金融在全国推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王硕表示,我国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目前已形成的“七省(区、市)十地”的探索模式。有的地区聚焦绿色金融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服务;有的地区侧重于绿色金融对黄河生态保护带和长江经济带流域的生态保护;还有的地区偏重于绿色金融改革与经济增长相互兼容的探索。这些地方政策的优秀经验总结,都对绿色金融在政策制定、产品创新、组织体系、服务保障、专家队伍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央行后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工作重点,多位专家认为,“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大力提升碳核算和信息披露水平”将是关键发力点。
  郭海飞表示,央行可以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所支持项目实际环境效益的信息披露,确保绿色低碳发展落到实处,避免资金挪用、“漂绿”“伪绿”等现象。
  “央行可推动强化和细化信披要求,完善碳核算体系,夯实绿色金融的数据基础。”田利辉说。
  此外,郭海飞还补充道,由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周期较长,金融机构应注意解决期限错配的难题。否则可能出现贷款到期还清,但项目仍未建设完成的问题,项目的实际环境效益也将存在滞后性,导致无法核实。
来源:证券日报 刘琪 韩昱 2022-11-15
 
 

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一周年 试水政府担保助力融资

  11月17日,第十九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暨第二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论坛举行。论坛回顾了全国首个知识产权跨区域行政保护中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中心成立一年来的成果,发布了《松江区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若干意见》,实现了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化风险分担机制等诸多制度创新。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群,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副组长、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执行主席、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分别致辞,论坛介绍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主持开幕式。
  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果显著
  据介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中心成立一年来,硕果累累,制定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规定》,确定并发布了首批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九城市共90件注册商标和5件杭州亚运会特殊标志纳入名录。参与推动2022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助力总成交额突破75亿元,促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成果供需两端的精准高效对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切实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中“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的建设任务,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支持下,2021年10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在上海市松江区设立。一年来,九城市知识产权局通力合作,建立常态化协商机制、确定年度十项任务、促进跨区域行政执法联动,“深化区级长三角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被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2021年上海市知识产权改革创新工作十大典型案例,开启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协作中心制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规定》,确定并发布了首批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九城市共90件注册商标和5件杭州亚运会特殊标志纳入名录。开展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电器和电线电缆类商标保护专项行动,多地协同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1件,没收侵权商品922件,涉案金额48万余元,罚没款8万余元。组织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评选,其中松江、金华两个案例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年十大商标行政保护典型案例,展现了各城市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护航国家重大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参与推动2022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助力总成交额突破75亿元,促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成果供需两端的精准高效对接。发布《2021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发展报告》,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产业专利布局、促进知识产权有效运用提供决策支撑。推进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协查绿色通道,切实缩短了案件协办时限;加强专利非正常申请督导工作的协调联动,促进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制定上海首个区级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指导文件
  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上海市松江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上海市关于知识产权金融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着眼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着力发挥金融资本带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于近期制定完成《松江区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若干意见》,由 2022年松江区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为上海首个区级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若干意见》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若干意见》可给予企业最高2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利息补贴,和最高20万元的知识产权保险保费补贴,对出现坏账、金融机构处置质押知识产权后造成实际损失的,给予一定风险补偿。《若干意见》建立了政府参与,银行、保险、担保联动互补的风险分担机制,形成“业务联动、风险分散、统筹实施”的协同模式。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科技金融等专项工作相结合,通过实施组合贷款等形式扩大专利、商标质押贷款的规模和受益面。同时,将依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设立办事事项,设置科学高效的业务办理流程,畅通知识产权金融产品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渠道,为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
       《若干意见》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鼓励金融机构探索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业务新模式,为科技含量高、缺乏传统抵质押品的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提供政务服务和政策扶持,将有力促进科技优势与金融资源实现有效转化,引导金融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证券时报网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