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实时动态 > 简报
简报·第255期

资讯传递

科创板这一制度加速落地!

       科创板做市商制度落地在即。
       做市商制度是科创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交易制度安排。科创板开市以来,稳步试点注册制,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各项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检验,为引入做市商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获得做市商资格的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在受访时表示,“科创板市场正式试点做市交易机制,是科创板的又一制度红利,代表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利好。”
       增强市场活跃度
       做市商制度是成熟市场制度,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境外成熟交易所均采用了有做市商的混合交易机制不是偶然的,是经过实践证明此交易制度最有利于聚集流动性,给投资者相对更优的交易体验。
       以美国市场为例,纽交所(NYSE)及纳斯达克(NASDAQ)最初是quote-driven的市场,由做市商给个股提供完全的流动性,投资者只能和做市商来成交,之后为了促进更为透明的成交,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决定采用order-driven的限价指令簿制度,同时保留做市商,形成了目前的混合交易机制。
       欧洲的伦敦交易所LSE和泛欧证交所(Euronext)则最初是order-driven,所有投资者在限价指令簿上下单,之后为了促进流动性,交易所也引进了做市商,变成了混合交易机制。
       引入做市商制度有助于减少股价波动性、有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已成为市场共识。
       “做市商最主要的功能即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以目前期权市场为例,近月合约和平值期权合约活跃度最高,其他合约交易量相对清淡。通过做市商在市场上的双边报价,提高了各个合约的市场活跃度,为投资者的买卖交易提供可能,同时,对于稳定价格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信建投证券相关人士表示。
       而从基本面角度看,科创板上市企业在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研发投入等方面都显著领先于其他市场板块,但部分股票市场流动性还有待提高。“对于目前科创板股票流动性分化的局面,做市商可以有效改善流动性,提高板块的吸引力。”前述中信建投人士说道。
       银河证券相关人士也表示,从科创板进行试点,推出做市商机制,一方面会改善科创板市场参与者的结构,激发市场活力,在提升交易效率的同时为市场流动性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市场订单宽度和深度,平抑股价波动,促进市场价格向企业内在价值回归,增强市场稳定性,使得长期资金能够更好的配置科创板股票,激发科创板市场活力,为全面注册制推出后相关制度推进积累经验。
       券商积极筹备中
       日前证监会批复了首批8家券商的科创板做市商资格,了解到,获得资格的券商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申请换发业务许可证等相关准备工作。
       记者获悉,做市商的资格获取需要满足证监会的一系列要求及交易所的各项严格的检查和测试,获批券商需要有非常严格的合规和风控体系,有能力严格履行各项科创板做市报价义务要求,起到证券市场稳定器的重要作用。
       “做市商在做市团队、做市系统、做市策略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储备,夯实业务基础,具备专业的做市双边报价和存货管理能力,可以在严格控制自身风险的情况下,维持市场报价深度、有效降低市场买卖冲击成本,促进价格发现并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中信建投相关人士表示。
       同时,科创板做市有助于证券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券商来说,科创板做市交易业务是一项创新业务,做市商履行为科创板股票提供双边持续报价、双边回应报价等做市商义务,并从中获取买卖价差收入。参与科创板做市能够为证券公司增加新的盈利模式,有利于提升证券公司业绩的稳健性。同时,做市交易业务可以与投行业务、研究咨询等业务联动,延展客户服务链条,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
       “从海外实践经验看,混合交易制度已成为国际主流交易制度,做市业务可以提升证券公司资金利用效率,在混合做市方面积累丰富经验,为国际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以金融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创新。”银河证券相关人士说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张赛男 2022-10-10
 
 

湛江破题数据交易!广州数据交易所入场首个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产品

       9月30日,广州数据交易所在广州南沙区挂牌成立,在首日进场交易的200多个交易标的中,一大亮点是湛江推出的“全联进贸通”数据产品的“入市”交易,这是全省首个入市交易的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创新应用产品。
       湛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次“全联进贸通”数据产品上市交易为契机,湛江将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工程,探索建立数据资产评估、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机制,推动湛江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发展,释放数据红利。
       全省首个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数据产品
       近年来,为进一步释放数据资源价值,将数字资源变数据资产,广东各地市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新路径。
       为加快建设湛江市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提高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效率,湛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积极推动数据资产市场化的配置工作,不断开发公共数据资产可应用场景,探索建立公共资产登记与评估及要素市场化全生命周期配置。
       湛江是海洋大市,三面临海,水产业发展形势喜人,对虾种苗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额等指标均居全国各地级以上市第一,水产总产量和总产值连续20年居全省首位,相关数据资源十分丰富。
       立足这一优势,湛江先行先试,选择以全联集采平台作为突破口,充分挖掘水产行业社会数据潜力和银行机构数据需求。在依法保障数据主体权益前提下,授权湛江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试点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商,将公共数据和全联集采公司持有并授权的水产品相关企业数据进行融合加工开发,形成“全联进贸通”这款全省首个深度融合创新数据产品,并登记上线广州数据交易所,成功与中国工商银行湛江分行达成交易。
       据介绍,该产品可用于银行搭建风险模型,为水产公司开展金融业务提供数据支撑,也为银行降低贷款风险并缩短审批时间,解决部分水产行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数据要素赋能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湛江探索促进数据红利释放
       据了解,广州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首日,已申请挂牌的交易标的超300个,进场交易标的超200个,多为数据产品、数据服务与数据能力,涉及人工智能、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金融、商贸服务、医疗健康、数据治理等多个领域。
       作为唯一一个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创新应用的数据产品,湛江在设计和研发该数据产品时,努力破解数据要素流动难题,尤其是在数据交互通道、数据安全可信保障等方面,勇于尝试、多措并举,在数据要素流通体系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为进一步充分激活数据要素市场,强化数据市场服务与生态建设,广东在全国首创“数据经纪人”,依托专业中介服务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数据服务商同样是活跃数据要素市场的关键角色,广东今年围绕数据交易所筹建同步开展了数商征集和签约工作。揭牌仪式上,首批“数据经纪人”、数商企业签约进场。
       下一步,湛江将以此次“全联进贸通”数据产品上市交易为契机,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工程,试点“数据经纪人”“首席数据官+执行团队”工作机制等方式,探索规范社会数据资源的开发边界、开发过程、授权流程及确权、估价、登记、交易等过程,建立完善数据资产评估、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机制,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入和培育数据资产评估、数据合规咨询、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安全保障等数据要素市场主体,推动数据要素从资源到资产再到交易全链条上的数据服务商成立,不断丰富数据要素主体和应用场景,积极培育构建数据流通交易市场体系,推动湛江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发展,释放数据红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尤为 2022-10-02
 
 

山西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3748万元受益企业超过500家

       为有效扩大科技成果转化,山西省通过政策奖补激励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开展了科技创新券服务活动。9月26日,省科技厅传来消息,全省现已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3748万元,受益企业超过500家。
       近年来,对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要求,《山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山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配套文件相继出台,为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在具体举措上,山西省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比例由50%提高到70%,把“四技”服务(即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纳入成果转化范畴,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成果同产业对接,积极助推山西省产业体系的整体跃迁。
       同时,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基本构建形成了“交易服务平台+中试基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全链条成果转化平台体系。特别是“省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平台”的相继建成投运,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了服务能力。
       为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山西省通过政策奖补,激励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有效扩大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其中,开展了科技创新券服务活动,全省共发放科技创新券3748万元,受益企业超过500家。此外,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有效提高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截至2021年底,全省3553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额共计105.83亿元,1248家企业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所得税减免59.33亿元。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郭建军 2022-09-29
 
 

政银联动大胆创新 科技金融精准滴灌

       科技创新是深圳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今年1月,深圳印发《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5个月后,深圳出台“20+8”产业集群相关政策,提出培育壮大20个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为深圳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锚定了方向。
        产业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深圳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助力。当前,金融支持科创企业走向“深水区”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必须敢于自我革新、大胆突破。
       今年4月,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下称“深圳建行”)升级了对科技企业的扶持措施,启动了科技金融行动,并制订了“科技企业专属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加大对科技企业,特别是深圳“20+8”产业集群相关企业的金融支持,并提出实现深圳国高企业“服务全覆盖、授信半覆盖”的发展目标。
       落实科技金融行动,深圳建行对科技企业的服务实现了全面升级,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流程、减费让利、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提高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的效率,为科技企业减轻负担。以创新产品为例,短短半年时间,该行就联合政府等相关部门推出“高企贷”和“南山战新贷”。
       在服务科技企业的过程中,这些产品是如何设计的?有什么优势?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企业使用后感受如何?近日,南方日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调研团走进深圳建行,同政府、企业的人深入交流,感受该行科技企业服务的新变化、新举措。
       “首吃螃蟹”推出“高企贷”
       企业足不出户线上即可申请
       今年9月,深圳市志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志强精密”)接到了一通深圳建行打来的电话,说有一笔信用贷款可以提供,不需要到银行即可办理。此时的志强精密刚刚采购了一批设备,需要支付款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志强精密接受了深圳建行的邀请。
       第二天,深圳建行客户经理便抵达了志强精密,现场收取了贷款所需要的材料。一周内,志强精密申请的300万元信用贷款准时到账。志强精密董事长李邦宪非常诧异:“以前去银行申请贷款,跑个几趟是常有的事,没想到这次竟然足不出户就可以申请到贷款,真是前所未有!而且天气这么热,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让人非常感动。”
       其实,像志强精密一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深圳建行便利服务的企业还有很多,它们获得的贷款产品就是“高企贷”。这是深圳市科创委联合深圳建行创新推出的一款针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便捷贷款产品。
       今年以来,深圳出台“30条”稳增长政策,其中有各类贴息贴保政策,支持银行向中小规模的企业贷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然而,仍然有很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因种种原因拿不到银行的贷款,无法享受政府贴息贴保政策优惠。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和深圳建行都关注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贷款难的痛点。为此,深圳市科创委和深圳建行开展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合作,创新推出可信用办理、低利率、高效便捷的“高企贷”专属贷款服务。“高企贷”采用“邀约制”,首批面向近千家符合条件的2021年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发起邀约,单个企业最高贷款额度500万元,贷款总额度超过10亿元。
深圳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在跟科创委合作‘高企贷’的时候,科创委对银行的要求非常高,希望我们可以消除不确定性,尽量线上服务。此前,银行的贷款流程是先收资料再审批,传统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当前业务需求。为此,我们联合深圳市科创委利用大数据做了一个模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然后主动联系这些企业。在审批签约方面,简化了贷款审批的流程,所有的签约都线上进行,这也方便了企业。”
       创新推出“高企贷”是深圳建行推进科技金融行动、创新产品的重要成果。今年4月,深圳建行启动的科技金融行动,通过瞄准科技企业融资痛点,创新产品,在丰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同时,也让科技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融资便利。
       深圳建行之所以能够快速推出“高企贷”,绝不是偶然。一方面,市科创委协助建立大数据模型,依托建行总行“技术流”精准确定被邀约高新技术企业名单,通过对科技企业打分来确定贷款额度,解决了“不敢贷”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市科创委协助高效对接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全流程线上业务办理,切实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便利。
       深圳市科创委高新技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邀约制’意味着我们推出的这款产品对企业来说,只要接到银行电话,通过‘建行惠懂你’手机APP线上申请的企业即可贷到款,消除了贷款可能不获批的不确定性,这样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这是一款普惠性质、可全线上办理的贷款产品,深圳建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体现了国有大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首创“南山战新贷”
       企业最快3天就能拿到贷款
       “因为我们是深圳比较稀缺的从事创新药研发的企业之一,也获得过一些政府科技和人才项目的资助,过去经常有银行工作人员电话或者主动上门来洽谈贷款合作。但当他们得知创新药研发企业长期处于研发阶段,我们创始人名下也没有物业可以抵押的时候,基本上对方也就直接放弃了。”深圳福沃药业有限公司(下称“福沃药业”)创始人徐良亮谈到自己过往的经历时感慨不已。
       福沃药业是一家致力于国际创新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的第一笔贷款来自深圳建行与深圳市南山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南山战新投”)一起创新的“南山战新贷”。
       “南山战新贷”是深圳建行推进科技金融行动,主动创新产品的又一生动实践。深圳建行针对注册在深圳南山区科技企业,利用建设银行总行“技术流”评价模型筛选客户,由南山区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分担风险+清单精准引流+直办贴息,线下尽调+线上签约放款,在有效筛查风险的前提下提升办贷效率。
       深圳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建行普惠业务线上平台优势,深圳建行能快速开发平台类产品;依托南山区的政府数据支撑和担保增信,我们才可以创新‘南山战新贷’,打造标杆,形成破局。”
       据悉,“南山战新贷”创新性地开展线上化、批量化融资担保业务,重点支持南山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20+8”产业集群等科技型企业。
       “‘南山战新贷’极大缩短了企业担保审批流程,提高企业贷款申请效率,还降低担保费率,节省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深圳市汇通智融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汉荣总结道,区别于其他的贷款产品,“南山战新贷”有“三高三低三便利”的特点。“三高”主要是效率高,企业最快3天就收到款;信用额度比较高,最高可以做到1000万元;贴息额度比较高,南山对于科创企业贷款的贴息力度比较大,最高可以贴到70%。“三低”主要是担保费率比较低,只有0.5%;贷款利率低,为年利率3.7%;担保条件低,只要通过建行审核的高新技术企业,不用抵押也不用质押。“三便利”主要是申请便利,不重复尽调;使用便利,循环额度,随借随还;操作便利,手机操作即可还款和提款,无需到网点办理。
       “南山战新贷”在促进金融和科技相互融合的同时,进一步激活深圳市南山区内科创型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内驱力,为南山区内科创型企业提供更便捷、更惠利的融资服务,也全力支持了深圳“20+8”产业集群创新。
       科技金融行动显成效
       企业赞建行大行担当
       今年9月,深圳市布博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布博卡科技”)从建行获取了一笔信用贷款,这让该公司副总经理王铁杉感到意外:“公司此前从没见到银行登门办理贷款。首次获得国高企业认证,就进入了深圳建行‘高企贷’的名单,并最终成功拿到无需抵押、纯信用的贷款。拿到这笔贷款,体现了建设银行的社会责任和大行担当,非常感动。”
       企业发自内心对银行点赞是对深圳建行创新产品的肯定,也说明该行科技金融行动落到了实处。越来越多像布博卡科技、志强精密、福沃药业这种“小而美”的科技企业有了更丰富的融资渠道、更便利的融资方式、更优惠的融资成本。
       “高企贷”“南山战新贷”还在持续优化中。深圳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后期,市科技创新委将与深圳建行深入合作,不断优化现有模型,扩大‘高企贷’被邀约企业范围,提升贷款额度,服务更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陈汉荣期待,“南山战新贷”后续还会增加产品的覆盖面,让更多企业可以使用这款产品,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产品创新才刚刚开始,深圳建行目前在探索和深圳市天使母基金、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开展合作,未来会针对专属客群打造专属产品。
       科技金融行动已有了亮眼的成绩单。截至9月30日,科技金融行动已实现新增深圳国高企业开户5200余户,新增授信支持2100余户,新增贷款余额超100亿元。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服务科创企业,深圳建行一直主动作为,多项举措行业领先。随着科技金融服务的纵深推进,深圳建行坚持新金融理念,深度聚焦科创企业客群,构建“金融+科技+产业园区”服务模式,并且还通过持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扩大覆盖面,致力于成为深圳科技企业坚强的金融后盾。

来源:南方日报 王春艳 陈璐 赵轶 2022-10-13
 
 

湖北首笔“科担联合贷”在黄石落地

       近日,湖北首笔“科担联合贷”在黄石落地,通过联合担保,为科技型企业定向引流金融活水。
       大冶的这家瓶盖生产厂,因为客户劲牌酒业上了新产品,他们的订单随之激增40%,但“烦恼”也随之而来。
       黄石大冶市劲鹏制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德泰:“目前我们已经投入的模具是21套,每套模具的单价平均在8万到10万之间,但是只是初步保证它目前的产能,新的产能需要我们持续地投入新的模具、新的设备。”
       要投入新设备,资金缺口达到1500万,但企业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已经抵押给银行,想再融资,缺少抵押物。好在这家企业在黄石科技局认定的科技企业白名单之内,凭借这个身份,劲鹏制盖只用了一个月就拿到了一笔1000万元的“科技担保联合贷款”,不仅没要任何抵押物,还享受了科技担保业务的专项优惠利率,担保费也只要1%。
       湖北银行黄石分行行长涂细国:“有省科技担保公司和(黄石)担保集团联合来提供担保,就是真的一旦出现不良的话,他们能够提供足额的代偿,也减少了我们的风险。”
       轻资产带来的风险,让银行和担保机构对科技企业产生慎贷、惧贷心理,这是此前科技企业贷款难的原因。为了激发为科技企业服务的积极性,今年,湖北专门针对科技型企业,把现行的4321分险模式,调整为4222,担保机构的代偿比例,从以前的30%下降到20%;今年四月推出的“科担联合贷”产品,又将这一风险降低了一半。
       黄石市融资担保集团公司董事长程文兵:“比如说我们给一个企业放贷100万的话,传统担保业务我们要承担的风险代偿责任是100万,科技担保联合贷的话,按照4:2:2:2分险的模式,与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一起承担20%的责任,那也就是我们只承担10万元,我们更愿意做这样的产品。”
       湖北省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业务牵头人杜承浩:“这笔业务是通过纯信用的方式办理的,不需要提供任何抵质押的措施,只需要连带责任保证这样的一些东西,就避免了担保公司对抵押物的依赖,让企业的融资门槛进一步地降低了。”
       推出“科担联合贷”产品的,是湖北省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这是全省第一家专门服务科技型企业的担保公司。截至目前,公司通过科担联合贷、科担贷、科担人才贷、科担快贷、科担专精特新贷等五款产品,为79个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人才或企业,提供了500万到2000万元不等的担保贷款,总额达到3.28亿元。
       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监管一处处长董慧丽:“科技担保主要就是解决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少抵押物的问题,发挥他们的优势,他们有知识产权,有一些发明专利,我们就可以作为抵质押。截至8月末,全省的科技担保在保笔数4605笔,在保余额130.6亿元,分别比年初翻了一番。”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 王珣、卞勇 2022-10-10 21
 
 

湖北:小微企业贷款十年增长4.7倍

       持续浇灌金融“活水”,全省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1.3%——小微企业贷款十年增长4.7倍
  9月以来,在武汉天河机场,第三条跑道正在加速建设中。该项目建成后,天河机场有望成为中部首个、全国第七个拥有三条跑道的机场。这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该项目后,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快速完成10亿元授信审批。
  经济行稳致远,金融发挥重要的资金保障作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71835亿元,比年初新增4797亿元,同比增幅为12.11%,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与2012年8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8318亿元相比,十年来翻了近两番,年均增长超两位数,达11.3%。
  把资金留在县域、用于县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监管部门引导金融业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小微企业、“三农”等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推动普惠金融落实落地。
  湖北银保监局负责人介绍,十年来,全省县域贷款增长3.9倍,涉农贷款增长3.5倍,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7倍,“支农支小”成效显著。
  恩施州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茶基地,“恩施玉露”“利川红”等茶叶品牌闻名遐迩。当地的茶企规模普遍不大,资金需求“要得急、周转快、频率高、周期短”。近年来,当地农商行根据茶产业市场主体特点,推出“一次授信、循环5年、急时提款、闲时归还”的“硒茶贷”,向近300家茶企授信4.4亿元,帮助当地老百姓依靠茶产业脱贫致富。
  十年间,全省金融机构持续为脱贫致富注入强劲动力。聚焦38个脱贫县,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20余亿元,支持75万脱贫户发展生产。
  在监管部门引导下,更多的资金留在县域,用在“三农”和小微企业。目前,全省县域存贷比从2012年的46%提高至65%。
  全省着力构建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676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5%以上增速。省级层面及有关市州建设了“鄂融通”“汉融通”等信用信息平台,推广扫码授信等“不见面”服务,贡献了数字普惠金融“湖北经验”。
  年均新增近400亿元投向制造业
  在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承压前行,部分企业经营遇到较大困难。金融机构积极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持续扩大信贷投放,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位于公安县经济开发区的湖北中硕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塑料管道、管件及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以来,该公司面临订单减少、回款时间长、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公安农商行通过厂房土地和机器设备抵押方式,为该企业办理5000万元授信。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全省金融机构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提供资金保障,真金白银支持经济复苏重振。我省在全国首创“企业金融服务方舱”,精准支持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企业,累计帮助超过1.5万户企业脱困。
  为帮更多企业缓解压力,全省金融机构积极落实贷款“应延尽延”政策。截至今年6月末,实施延期还本付息5560亿元,“无还本续贷”余额近490亿元。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稳经济促增长的重要支持。全省金融业支持湖北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十年间制造业贷款余额翻番,年均增加近400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稳增长的同时,金融业本身也实现了跨越发展,实现了经济金融协同发展。目前,全省银行业资产规模是十年前的2.8倍,跨过10万亿元大关。同时,湖北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中部第一
  今年上半年,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CAR-T抗癌疗法开始进行一期临床试验。该公司位于光谷,是一家从事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生物新技术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在公司初创期,汉口银行即提供贷款支持公司研发,到目前一直提供全周期陪伴式金融服务,支持其攻克世界性难题。
  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方面,湖北省探索形成了科技金融机构设立、经营机制、金融产品、信息平台、直接融资、金融监管等“六个专项机制”,构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东湖模式”,并在全国推广。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已设立科技支行19家,集聚效应显著,有力支持了光谷众多科技企业的成长。
  贴近科技企业需求,金融机构加大开发金融产品,推出“科保贷”“高新贷”等信贷产品。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重知产”的特点,持续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和效率,到今年6月末,湖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和融资户数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六。
  为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扶持培育力度,我省开展了“专精特新企业春风行动”,实施“主办行”制度。目前,湖北省内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授信覆盖率已超过80%。
  同时,完善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对新型政银担合作的科技融资担保业务由省再担保集团、担保机构、合作银行和地方政府按照“4222”的比例分担风险,为科创企业融资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3850亿元。湖北银保监局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导推动科技金融创新,为湖北科技企业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湖北日报 张阳春 2022-10-15
 
 
 

政策速递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打造创投生态十项举措的通知

市政办发〔202252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西安市打造创投生态十项举措》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10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西安市打造创投生态十项举措
西安市金融工作局 西安市财政局
       一、打造西安创投基金矩阵
       围绕创新投资、工业倍增、城市更新、抗疫恢复、融资增信、园区发展、招商并购七大领域,统筹政府各类出资不低于500亿元,加快布局总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的西安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围绕全市支柱产业及重点产业链发展,加快聚集形成2000亿元规模的创投基金集群。积极引入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资源,构建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合作机制,力争带动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0000亿元。
       二、发挥产业基金引领作用
       持续发挥100亿元西安市创新投资母基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政府部门不进行项目投资运作环节的审批和政策性审查,返投比例按照1∶1设定,重点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加快推进组建100亿元西安市工业倍增引导基金。发挥国资引领示范作用,支持市级国有平台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分别设立单支规模不低于50亿元的专项产业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支持19条重点产业链加速形成各主题子基金集群。
       三、搭建城市建设基金体系
       设立100亿元西安市城市更新引导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构,联合中央、我省大型国企、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根据区域(项目)建设需求合作设立专项子基金,积极探索“城市更新+产业导入”新模式。统筹政府、产业、金融及各类企业资源,设立100亿元西安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基金。通过“专项直投+子基金联动”的方式推动形成“一园区、一基金”发展格局,综合运用股债融合方式,导入多元化社会资本,拓宽园区建设运营融资渠道。
       四、建立资本招商合作机制
       组建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的西安市招商并购基金。围绕全市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链项目招引需求,以资本为纽带聚集各类市场化资源,通过建立“一企一策、一项目一基金”的合作机制,为重大项目招商落地聚集各类要素支撑,全周期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建立重点项目跟投机制,以基金为线,串起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开启西安“基金招商”新模式。加大创投人才培育和集聚力度,将董秘、创投人才纳入西安市高层次人才范围,给予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医疗健康等一站式礼遇优待。
       五、拓宽政府引导基金“朋友圈”
       组建丝路创投基金联盟。以“立足西安、服务陕西、面向全国”为宗旨,由政府引导基金共同发起建立联盟合作机制,邀请国家级、省级政府引导基金,央企、省企产业投资基金,国内行业头部机构与服务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广泛参与,采取“每季有论坛、月月有路演”的方式,加快聚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不少于500家,服务科创企业数量不少于10000家,不断提升区域创投氛围。
       六、提升引导基金让利力度
       建立引导基金份额回购与让利优惠机制。对支持西安市科创领域成效较好的各类创投机构,在子基金存续期内购入引导基金所持份额的,引导基金持有3年内的,可以引导基金原始出资额转让;引导基金持有3年以上、5年以内的,以原值加同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息之和转让。引导基金在子基金形成的超额收益,可全部让渡给子基金管理机构和其他出资人。鼓励市级国有企业通过劣后级出资等方式与社会资本联合设立各类市场化创投基金,在依法合规、履职尽责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风险分担比例,最大限度容忍客观因素导致的投资损失。
       七、鼓励机构投资早期科创项目
       对支持我市早期科技成果转化且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背景的子基金,引导基金最高支持比例提高至50%,存续期可延长至10年。实施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奖补及风险分担政策。对投资我市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5%给予管理机构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投资我市拟上市、未挂牌企业的,按实际投资额的1%给予管理机构最高500万元奖励。对创投机构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所发生的实际投资损失,给予不超过单户实际投资损失额20%、总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风险补偿。
       八、强化外部机构投资合作
       建立创投机构“互助式”投资机制,搭建面向全国的开放合作格局。各类国家级、央企及国内各行业领军基金,在与西安市各类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合作时可不受基金注册落地限制。对于在我市新设立或新迁入的股权投资机构,围绕注册、落户及募资等工作给予最高500万元的综合奖补。对基金管理机构新增投资企业数量和金额年度排名前5的,分别给予100万元奖励。被投资企业成功在境内上市的,给予参与投资的基金管理机构50万元一次性奖励。
       九、营造一流创投行业生态
       推动创投机构落地集聚,支持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特色载体建设,开通基金注册绿色通道,简化注册流程,打造审批少、效率高、环境优的“一站式”生态服务体系。搭建创投基金信息分类服务平台,强化金融科技应用,建立创投基金分类分级项目撮合、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落实基金管理机构、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市的落户、房租补贴和人才激励相关政策,对得到国家级基金出资的在原基础上上浮50%奖励额度。
       十、探索优化基金退出渠道
       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S基金。瞄准存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交易机会,从流动性提升、存量价值挖掘、资产提质增效等角度,形成完善的定价体系和多样化的交易模式。支持相关机构开展基金份额托管和交易服务,鼓励市级国有企业参与设立的各类基金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进行托管,为份额持有人在基金存续期内退出提供通道和服务。
 

 

关于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2
  为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现就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相关税收政策公告如下:
  一、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以下简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
  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接收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机构基础研究资金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二、第一条所称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包括国家设立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民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具体按以下条件确定:
  (一)国家设立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是指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科研机构和公办高等学校,包括中央和地方所属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
  (二)民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是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
  1.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民政部门登记,并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
  2.对于民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其《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记载的业务范围应属于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科技咨询与服务、科技成果评估范围。对业务范围存在争议的,由税务机关转请县级(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对于民办非营利性高等学校,应取得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记载学校类型为“高等学校”。
  3.经认定取得企业所得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
  三、第一条所称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设立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的自然科学基金。
  四、第一条所称基础研究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特性、结构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从而阐述和检验各种假设、原理和定律的活动。具体依据以下内容判断:
  (一)基础研究不预设某一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主要是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可针对已知或具有前沿性的科学问题,或者针对人们普遍感兴趣的某些广泛领域,以未来广泛应用为目标。
  (二)基础研究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即为了增进知识,不追求经济或社会效益,也不积极谋求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二是目标导向(定向)基础研究,旨在获取某方面知识、期望为探索解决当前已知或未来可能发现的问题奠定基础。
  (三)基础研究成果通常表现为新原理、新理论、新规律或新知识,并以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形式为主。同时,由于基础研究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存在失败的风险,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也可以体现为试错或证伪等成果。
  上述基础研究不包括在境外开展的研究,也不包括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方面的研究。
  五、企业出资基础研究应签订相关协议或合同,协议或合同中需明确资金用于基础研究领域。
  六、企业和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单位应将相关资料留存备查,包括企业出资协议、出资合同、相关票据等,出资协议、出资合同和出资票据应包含出资方、接收方、出资用途(注明用于基础研究)、出资金额等信息。
  七、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单位应做好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资金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用于基础研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八、本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
2022年9月30日
 
 

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28
       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现就有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公告如下:
       一、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
       凡在2022年第四季度内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均可适用该项政策。企业选择适用该项政策当年不足扣除的,可结转至以后年度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上述所称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所称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和管理办法按照《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执行。
       企业享受该项政策的税收征管事项按现行征管规定执行。
       二、现行适用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75%的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
       企业在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计算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时,四季度研发费用可由企业自行选择按实际发生数计算,或者按全年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乘以2022年10月1日后的经营月份数占其2022年度实际经营月份数的比例计算。
       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相关政策口径和管理,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号)等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特此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
2022年9月22日
 
 

产业创新动态

2022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竞争发展态势

       导读
       2022年上半年,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反复,对中国与全球产生双向影响;新一轮全球性通胀来袭,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俄乌冲突爆发,地缘紧张形势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各国纷纷加速强化发展军事技术的战略部署,美西方多路径加强对新兴技术护持能力,中美科技斗争深刻影响世界秩序。
       一、2022年上半年态势总结
       (一)各国强化对新兴技术部署,加强对高科技人才争夺,前沿科技发展竞争激烈
       2022年上半年,各国从发展和保护两条主线出发,构建新兴技术竞争壁垒。在发展方面,各国加强部署。一是加大新兴技术投资力度。美国更新细化《关键和新兴技术(CET)清单》,众议院通过《2022年美国竞争法》,批准1600亿美元用于量子、人工智能、纳米等前沿技术研究;国防部制定新战略,加大对量子、生物、无线电等新兴技术领域投资。日本发布“量子未来社会愿景”草案,提出政府投资建设研究中心,并承诺通过政府类基金,扶持开发量子技术的初创企业。韩国计划未来3年投资164亿美元于人工智能、数据及网络领域。法国启动全国量子计算平台,计划投资1.7亿欧元。二是强化组织机构建设,提升效能。美国提升量子咨询委员会职能,在国家人工智能咨询委员会下设五个工作组。三是聚力创新人才争夺。美国推出《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劳动力发展国家战略计划》,吸引STEM领域人才。英国发布“高潜力人才签证计划”,吸引海外顶尖人才支持其本土的“增长与创新”。
在积极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各国不断加强针对前沿技术的出口限制和保护措施。例如,美国以CET列表为依据保护敏感技术免遭盗用和滥用;日本出台《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对重点技术领域民企和科研人员的国外合作采取严格限制,对敏感科技领域进行专利封锁。在此态势下,未来世界前沿技术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二)美西方将科技制裁武器化,提升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威胁”感知,世界科技合作环境日趋恶化
       2022年以来,美愈加重视对科技制裁工具的打磨与运用,与日本政府商讨新版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希望与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制定有效规则,防止敏感技术外流;与澳等多国政府签署出口管制和人权倡议,称将使用出口管制工具防止可能损害人权的软件和其他技术的扩散。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联合西方盟友,将科技制裁转化成打击俄国防工业和经济基础的有力武器,增设“外国直接产品规则”,与欧、日、韩盟友签订“同水平制裁的豁免协议”,同时慑止白俄罗斯、中国等国。
       上半年,美西方在与俄对抗同时,仍不忘加强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威胁感知。美在《2022年度威胁评估报告》中将中国研发高精尖武器视为重要威胁,在国情咨文讲话中将与中国高科技竞争设为重点议题;继续深化对中国科技企业制裁,不断扩充清单。北约在新战略中将中国技术崛起视为重要挑战。欧盟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指控中国用“禁诉令”限制拥有关键技术的欧盟公司在外国法院保护和使用其专利。在美将技术政治化、科技制裁武器化态势下,世界科技合作环境日趋恶化,科技生态被严重破坏。
       (三)美西方大幅增加国防预算,竞相部署尖端技术军事研发应用,新一轮军事科技革命迅猛推进
       美西方各国大幅增加国防开支。美国公布2023财年国防预算,比上年增加4.1%,较2021财年增加9.8%;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瑞典和意大利历史性提升军费,至GDP 2%左右。在大幅增加的国防预算中,各国均突出军事现代化和创新。美国防预算研发投入较上一财年增幅高达16%,远高于国防预算总增幅,并为颠覆性技术研发申请了有史以来最大拨款;国防部研究和工程部高度关注微电子、5G、高超声速和定向能等技术。欧盟公布《安全与防务战略指南针》,要求各成员国增强合作研发能力。德国宣称将加紧与欧洲伙伴联合研发生产下一代战机和主战坦克,与挪威合作为两国海军建造6艘212CD型潜艇。
       随着各国纷纷将研发向尖端技术军事应用倾斜,世界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俄乌冲突表明,目标定位与识别、智能决策系统等技术与自主攻击无人机的结合应用已经改变了传统军事行动的方式方法。例如,乌克兰利用目标定位与识别技术找到俄军将领,并使用“弹簧刀300”实施精准打击。未来,人工智能、量子、微电子、5G通信、高超声速技术等尖端技术深度应用于军事领域,将深刻改变战争行为方式,重塑战争形态,使强军逻辑发生颠覆性改变,深度影响世界秩序重构。
       (四)美强化对科技巨头整合部署,提升科技战力量
       2022年以来,美持续强化对科技巨头的整合部署,在对外科技战中将其工具化、武器化。一是召集鼓动软硬件巨头强化网络战能力。美宣布成立网络空间与数字政策局,其核心任务之一是应对网络威胁,而“谷歌、微软、IBM和其他公司将帮助其发展”。拜登多次召集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开会,倡议“企业界与政府合作应对网络安全威胁”,巨头们则承诺投资数百亿美元用于网络安全项目。二是联合芯片巨头强化半导体产业控制力。美提议与中国台湾地区、日、韩组建“芯片四方联盟”,目标囊括芯片大厂,意图将中国大陆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之外;美日宣布在2nm半导体工艺开发和量产上进行密切合作,建立一个“安全且先进”的供应链,纳入合作的巨头包括日本东京电子、佳能,美国IBM和英特尔等。三是聚拢工业巨头提升美先进制造竞争力。美宣布启动“推进增材制造计划”,聚拢通用航空、雷神、霍尼韦尔等具有标志意义的美国巨头,投资区域制造业生态系统,打造可靠和创新的供应链。拜登表示,这有助于降低美制造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减少对海外公司依赖。四是支持本土巨头降低新能源产业原材料对外依赖。例如,美国防部补贴3500万美元给稀土开采商MP材料,建立闭环的本土稀土磁铁供应链;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对可持续锂生产投资价值数十亿美元;联邦政府与福特和沃尔沃合作收集和回收报废锂离子电池项目。
       一直以来,美西方政府与私营公司之间边界分明。拜登政府为强化高科技外部竞争力,或将打破该边界,加强内部整合,推动政府与高技术企业形成协同一体、上下互动的格局。这将增加其发动科技战的能力,推升我科技安全风险。
       (五)美欧达成数据传输标准,国际数字规则博弈加剧
       全球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模式主要有三种: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美国模式;以“人权保障”为理念的欧盟模式;以“主权保护”为重点的中国模式。当前,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规则和各国相互协调的治理体系。上半年,美西方积极抢夺国际数据治理规则制定主导权。例如,英国成立国际数据传输专家委员会,希望主导数据传输规则;欧盟发布《行为守则作为数据跨境转移工具的04/2021号指南》,推动以行为守则作为数据跨境转移工具的使用。
       为抵消中国影响力、增强博弈优势,美将数字领域的博弈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因素紧密挂钩,指责中国“数字威权主义”,并加强与欧盟协调。例如,美欧举行“贸易未来大西洋联合对话”,提出要在英国担任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期间,制定G7国家数字贸易规则;美欧就新的《跨大西洋数据隐私框架》达成原则性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开展数字经济政策合作,促进跨大西洋数据流动。
       美以“民主价值观”为纽带加强与欧盟外交接触,在数据跨境流动与传输标准方面结盟,将改变当前数据治理分散化、碎片化状态,加剧国际数字规则博弈。
       (六)中国互联网平台巨头踏上转型之路,中美互联网企业市值差距进一步拉大
       2022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平台经济发生根本性和方向性的变化。在2021年国内对互联网平台实施强监管与反垄断政策影响下,平台巨头主动缩减零售业务,关停游戏直播平台,不再简单机械地以互联网+旧有产业形态的模式盲目拓展业务版图,积极转向布局新业务。例如,腾讯在两会期间提交关于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等相关提案,百度提交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无人化、绿色AI等相关提案。转型对互联网平台造成了短期营收下滑。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在资本市场遭受美打压。2022年以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分多个批次公布预摘牌中概股名单,目前数量已上升至105家,京东、拼多多、哔哩哔哩等互联网企业都被包含在内。
       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之下,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大幅缩水,中美互联网头部企业市值分化进一步急剧加大。截至3月底,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仅为9.9万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苹果、亚马逊、谷歌3家美头部科技公司合计市值超过5.56万亿美元。在全球科技公司市值排行榜前20家企业中,中国企业仅剩下腾讯和阿里巴巴,而美国企业增至15个。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微信公众号 2022-10-02
 
 

碳金融创新百花齐放 绿色信贷逆势高增长

  绿色金融规章政策密集出台、多家银行设立个人碳账户、碳金融创新业务百花齐放……“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点点滴滴的金融力量正汇聚成一片绿色海潮,滋润着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土壤。
  2020年9月22日,中国许下“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简称“双碳”目标),意味着中国经济全面开启低碳转型之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者和支持者,金融机构的绿色转型也自此按下加速键。
  过去两年来,各项绿色金融政策、标准相继推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理念也越发深入人心。“现在基本每一家银行都在做绿色金融。”某股份行的一位绿色金融研究人士告诉记者。“不论能做多少、水平高低,这都是个好事,因为绿色金融市场要真正发展起来,仅靠一两家机构是推不动的。”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绿色信贷逆势增长
  今年夏天,全国各地持续高温,极端气候频发,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越来越成为共识。商业银行作为绿色金融的主力军,也从绿色信贷、低碳金融等方面展现多维度担当。
  近日,工商银行公布2022年半年度ESG专题报告,成为A股首家披露半年度ESG报告的上市银行;此前的4月,恒生银行(中国)发布《2021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则是内地首家主动发布ESG报告的外资本地法人银行。
  据观察发现,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便频繁出现在各大中资银行的年报和清单当中。同时,绿色标准制订和气候风险评估方面也进展积极,不少银行正努力完善细节的跟进工作。
  与此同时,绿色金融业务标准制定、信息披露制度和相关产业、不同部门的规章政策密集出台,顶层设计得以不断完善。目前,《绿色债券的支持项目目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碳金融产品》等绿色金融标准皆已发布。另外,还有多项标准处于立项或征求意见环节,涉及环境、社会和治理评价等多个领域。
  激励金融机构配置绿色资产的政策工具也逐步落地。例如,财政部将绿色信贷占比纳入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等。
  “虽然在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均有较大程度下滑,但是绿色低碳产业却有较大增长,比如新能源汽车,这也使得绿色金融逆势增长。”郭海飞表示。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比上年末高出7.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个百分点。
  郭海飞还指出,自2016年中国开始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以来,中国贴标绿色债券市场在2021年实现了最大年度增量——2021年,中国在境内外市场发行贴标绿色债券1095亿美元(约7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达到1.4万亿元,全球排名第二。
  高碳产业追求减排 转型金融应运而生
  尽管如此,仅依靠绿色金融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在此背景下,转型金融应运而生,且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转型融资才能真正容纳中国整体经济低碳转型的需要。”前述股份行绿色金融研究人士表示,“与绿色金融不同,主要服务于高碳产业的转型金融其实不属于绿色,转型后这些产业还是排碳的,只是排得少一些。”
  在该人士看来,中国经济要从高碳转向低碳,最需要解决的其实是高碳产业减排转型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主要依赖的传统火力发电能源体系的转型。”他认为,传统能源行业的转型在中国“双碳”目标中有着关键权重。
  另一位从事绿色转型的咨询人士也认为,中国要实现碳中和,归根结底是要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数据显示,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能源占比约60%,明显高于全球20%~30%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该人士还表示,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转型也是中国“双碳”目标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这些碳排放较高的行业占比都不低”。
  “为高碳排企业提供融资本身就有一些悖论,对于它们来说,绿色转型更多的是一个挑战,而不是机遇。一方面这类企业更加渴求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它们又存在更大的风险。”他表示,这就要求金融机构不仅要提供融资服务,还要提供一些融智服务,包括帮助企业寻找一些减排手段和转型方向等。
  去年以来,中国为达成双碳目标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除了大力推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发展,更针对煤炭、化工等传统周期行业的节能减排制定了具体行动方案。
  近期,德意志银行发布《中国可持续金融展望报告》指出,今年中国绿色贷款的强劲增长,可部分归功于中国央行新推出的货币政策工具,即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央行此前表示,已通过这两项工具向金融机构累计提供约2100亿元资金,带动减少碳排放超6000万吨。
  该行认为,中国将加速制定转型金融的共同标准,以及转型信息披露的监管标准。“ESG金融将继续从纯绿色金融转向转型金融。”德意志银行指出,预计未来十年间,中国将以平均每年2.5万亿元的规模加大脱碳转型投资。
  复合型人才有缺口 业务标准亟待统一
  “虽然近几年绿色金融取得了快速增长,但是在整个金融市场占比仍不足10%,规模与传统金融相比仍较小,仍需加大力度发展绿色金融。”郭海飞认为,“目前主要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是,绿色金融体系标准不完善。”
  他指出,绿色金融支持绿色项目的跟踪监督缺失、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尚未明确、环境信息披露不足,导致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的实际环境效益成了一笔“糊涂账”,从而使得绿色金融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实际环境效益大打折扣,而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金融体系缺乏既懂金融又懂环保的复合型人才。
  “金融机构应加强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打破行业和部门利益壁垒,加大数字科技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尤其是在项目实际节能减排降碳等环境效益的监测统计披露过程中,数字科技等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郭海飞表示。
  多位中外资银行高管人士也不约而同地表示,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产品才能够尽可能实现标准化,才能够加强市场间的流通性。
  恒生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提到,尽管中国的绿色金融业务正稳步推进,而金融机构可能会因信息不对称、认定标准不一致、绿色专业化能力不足等原因未能准确鉴别绿色项目。“要规避这种情况,既需要金融机构自身提高能力建设、加强对绿色项目的审核,更需要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为了进一步促进绿色金融发展,首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考核要求,制定完善的绿色金融业绩考核体系,加强绿色金融的支持补贴力度。”郭海飞表示,“其次,金融机构总部管理层应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
  他认为,银行应从总行和分行设立完善的绿色金融部门,制定金融机构的碳达峰与碳中和实施方案、绿色金融发展计划和目标等,实现自身运营办公的碳中和,逐年扩大绿色金融比重,不断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强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的实际环境效益跟踪监测和信息披露,确保绿色金融落到实处,而不是被“漂绿”、“洗绿”。
  “银行在推进绿色金融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后续新的风险点。”恒生中国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同时也希望行业规则、绿色金融标准越来越清晰,有数据的可获得性、比较性和延续性以后,对银行评估企业的各种风险会有更大的帮助,那个时候可能整个金融系统、银行和企业的绿色发展会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个人碳账户”已试水 减排与个人息息相关
  实际上,低碳转型不应只是一个宏大的叙事,还应融入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
  今年9月,咨询公司埃森哲指出,随着社会购买力的提升,消费导致的碳排放占比不断升高,加之消费者绿色意识的提高,也倒逼消费行业加快低碳转型步伐。
  “比如,现在的消费者慢慢地更看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尽管这类食品价格更高,但是大家还是愿意去买,这就是社会意识在提高,这也会倒逼企业提高它们的低碳意识。”郭海飞告诉记者。
  他表示,加大绿色金融理念的宣传推广与普及,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与媒体的监督作用,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绿色生活方式,以及绿色办公、绿色生产方式,将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又一大推动力。
  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试水“个人碳账户”,通过具体量化社区、家庭、个人节能减碳行为,实时记录个人的碳减排数据,并与碳交易市场平台互联互通,鼓励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在政策层面提出的转型。”宋跃升也提到,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未来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涉及到人员结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金融结构等诸多方面,“甚至还包括我们每个人日常的生活习惯,都在需要改变的范围之内。”
 
来源:证券时报记者 杜晓彤 李颖超 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