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实时动态 > 简报
简报·第243期

资讯传递

上海发布“知识产权金融16条”,突破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据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季度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保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版权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知识产权金融16条”),旨在贯彻落实中央最新部署要求,切实解决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发挥金融资本带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余晨介绍,“知识产权金融16条”聚焦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建设和服务能级提升,旨在强化“政企银保服”联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等工作深入基层,更好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金融16条”共包含完善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机制建设、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级提升、加大知识产权金融宣传培训力度、强化知识产权金融业务工作保障等四方面共16条,主要从加强政府支持和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两个维度着力。
       在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支持力度方面,“知识产权金融16条”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由5部门组成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推进小组,共同推动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实施,并明确将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鼓励各区人民政府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扶持政策,目前本市各区相关政策已先后陆续出台;加快推进本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银企对接”及论坛、巡讲等宣传培训活动,从根本上改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氛围。
       在发挥金融机构作用方面,“知识产权金融16条”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加强知识产权金融管理制度建设,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加强对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机构的合作准入与持续管理,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体检增值服务;在稳步推进原有知识产权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充分用好支持政策,推动知识产权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培养知识产权金融业务专门人才,提升知识产权金融业务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机制,帮助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有效拓宽融资渠道。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在《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均对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做了部署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明确了具体要求。
       上海积极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多部门联手,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融入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服务贸易创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支持留学人员创业等地方法规和政策措施,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推出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推动浦东科创知识产权资产支持证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下一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落实并指导各区及金融机构携手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更好运用知识产权金融工具,突破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来源:上海知识产权、上观新闻 2021-10-11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科创板市场发展出现五大趋势

 
      9月17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在会上表示:“两年来,科创板总体运行还是不错的,发展趋势也比较好。”数据显示,目前科创板有339家上市公司,IPO融资额为4195亿,股票总市值5万亿。
刘逖还表示,当前科创板市场发展出现五大趋势:更强调“硬科技”、更能体现资产配置特征、更能体现大国竞争态势、更有利于一二级市场循环、更接近成熟资本市场。
       具体而言,一是更强调“硬科技”。在定位上,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主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创板一直把‘硬科技’作为重点支持的方向,现在更加强调‘硬科技’。科创板上市公司里,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数量占比为40%,生物医药占比为20%-25%,高端设备占比超10%,三个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占比就达到了80%。”刘逖表示。
       数据还显示,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支出与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8.6%,高于创业板、沪市主板、深市主板等板块。
二是更能体现资产配置特征。“科创板汇聚一大批有创新性、技术优势、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上市公司,给境内外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技术创新和新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为全球资产配置提供新机遇。”刘逖称。
       数据显示,科创板股票上市至今平均涨幅194.4%,科创50指数2020年以来累计涨幅42.7%,在境内外主要股指中领先。
       三是更能体现大国竞争态势,当前一批高端设备制造、军工类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四是更有利于一二级市场循环。刘逖表示,目前34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95%的企业都获得了PE/VC投资,平均获得的资金额是8亿元。注册制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相对比较顺畅,PE/VC顺利退出后又可以进一步投资科技创新企业,由此在一二级市场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
五是更接近成熟资本市场。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不成熟,包括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适应的监管制度等。
       刘逖表示,科创板的发展目标是率先建设成为成熟市场,成为科创企业上市首选地。成熟资本市场有两大特征:从功能本质看,拥有伟大的企业,投资者有获得感,企业与投资者均“愿意来,留得住”;从市场表象看,业绩与估值匹配,市值与交易量匹配,交易量稳。
       科创板已初步具备上述特征。两年来,科创板主要指标运行平稳,市场流动性水平与其板块定位、投资者适当性、交易制度安排等基本适配。从定价效率看,科创板放宽了涨跌幅限制,优化了融资融券安排,市场博弈更为充分,有利于加快均衡价格形成,与此同时“炒新”现象明显减少。科创板公司上市后在公司治理和持续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初步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杨志锦 2021-09-28
 
 

金融科技发展带来五大监管新挑战

      金融安全是金融创新的基石,科技在给金融创新带来诸多便利,有效提升金融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风险,金融安全问题依旧备受关注。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监管大型科技公司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中国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也给中国监管当局带来了新挑战。一是无牌或超范围从事金融业务;二是支付业务存在违规行为;三是通过垄断地位开展不正当竞争;四是威胁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五是挑战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力。”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中国持续弥补监管制度的“短板”,陆续出台了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措施。易纲表示,相关举措集中体现为三条监管实践。一是金融作为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二是建立适当的防火墙,避免金融风险跨部门、跨行业传播;三是断开金融信息和商业信息之间的不当连接,防止“数据―网络效应―金融业务”的闭环效应产生垄断。
  金融科技蓬勃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A)、大数据(B)、云计算(C)、分布式记账(D)、电子商务(E)等新兴技术逐渐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加速了金融创新,并催生出移动支付、网络信贷、智能投顾等新业态。中国有近10亿互联网用户,为金融科技运用奠定了基础。2019年,87%的中国消费者使用金融科技,2020年末全球前20大平台公司中,中资企业已占据五席。
  中国金融科技不断发展创新,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易纲指出,在大型科技公司推动下,中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目前普及率已达86%。二维码支付方式的普遍应用使商户无需购买受理终端等设备,大幅提高了支付时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中国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费率均不超过0.6%,用户在利用电子支付工具收款时,还可以享受定制金融产品。
  金融科技也提高了中国金融服务的效率。中国互联网平台公司创造性地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提供担保,推动线上消费快速发展。2020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互联网平台公司还在开展互联网消费信贷和小额经营性贷款业务的过程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画像”,对违约概率的估计更加准确,在提升了融资效率的同时将违约概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易纲同时指出,金融科技发展还有效助力普惠金融。中国大型科技公司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客观上使偏远地区、中小企业和普通家庭获得了更多金融服务,提高了资金分配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可以实现审批、风控等信贷全流程的数字化、线上化,减少了对抵押物的依赖,较好满足了小微企业“少、频、急”的融资需求。截至今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00多万户,有效促进了就业,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超7100亿元,整体可持续。
  金融科技不断发展给监管带来新挑战
  易纲指出,金融科技不断发展给监管带来新挑战。一是无牌或超范围从事金融业务。中国头部平台公司在开展电商、支付、搜索等各类服务时,获得用户的身份、账户、交易、消费、社交等海量信息,继而识别判断个人信用状况,以“助贷”名义与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合作,相当于未经许可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头部平台公司在同一个平台下提供理财、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放大了金融风险的跨产品、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
  二是支付业务存在违规行为。过去,中国平台公司下设的支付机构可分别与上百家商业银行连接并开立账户,带来结算最终性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部分平台公司违规将客户沉淀的备付金投资于多类金融资产。平台公司还在支付链路中嵌套“花呗”“借呗”等信贷业务,误导消费者。
  三是通过垄断地位开展不正当竞争。平台公司天然具备“赢者通吃”属性,可能引发市场垄断,降低创新效率。国内部分平台公司通过交叉补贴等方式抢占市场,获得市场支配地位后实行排他性政策,如排斥竞争对手进入平台、提供服务,二维码支付业务仅支持科技集团内部相关APP扫码支付等。
  四是威胁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为了获得平台公司的金融服务,中国的消费者往往需要向其提供个人信息。大型平台公司存在过度收集、甚至滥用消费者信息的情况,不利于消费者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五是挑战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力。一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在服务场景和渠道、客户信息以及资金等方面曾享受显著的传统竞争优势,近年来各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对此造成挑战,加速了银行存款的分流,但并未纳入相应的监管。另一方面,中国有约4000家中小银行,自身资源有限,只能依赖大型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和平台进行客户维护、信用分析和风险控制,可能削弱获客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对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应对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易纲表示,中国持续弥补监管制度的“短板”,陆续出台了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措施。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以下三条理念:一是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二是不断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促进公平竞争。三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数字领域强化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目前,相关举措集中体现为以下三条监管实践:一是金融作为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二是建立适当的防火墙,避免金融风险跨部门、跨行业传播。三是断开金融信息和商业信息之间的不当连接,防止“数据-网络效应-金融业务”的闭环效应产生垄断。
  支付业务方面,2016年人民银行要求切断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的“两两直连”,以提升支付交易透明度,跨商业银行清算必须通过央行的基础设施来完成。去年底以来,金融监管机构要求断开支付工具与其平台上的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使支付业务回归本源。未来将继续强化支付领域监管。
  审慎监管方面,易纲强调:“2020年9月,我们建立了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制度,要求开展金融业务的平台公司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将集团内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控公司监管。这有助于落实金融业务与科技服务相隔离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实施并表管理,规范关联交易,加强审慎监管。”
  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方面,平台公司开展金融业务,应遵循“同样业务,同样监管”原则。人民银行要求平台公司全面剥离与个人征信相关的业务,通过持牌个人征信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化信息垄断为信息共享。“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有关制度,落实个人征信等金融业务持牌经营。”易纲说。
  强化反垄断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方面,中国在2021年出台了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针对平台公司在支付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开放封闭场景,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从而为中小企业创造发展空间。“未来,我们将发挥好与反垄断部门的监管合力,遏制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垄断行为,积极应对算法歧视等新型垄断问题。”
  强化数据保护,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自2016年起,中国陆续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着手治理信息收集和“霸王条款”,督促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合法、正当、最小必要原则收集、使用和保管用户信息,充分保障个人隐私和消费者知情权、同意权、异议权、投诉权等合法权益。人民银行刚刚发布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在征信领域规范了个人信息保护及信息主体各项合法权益。下一步,在确保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实现更精准的数据确权,更便捷的数据交易,更合理的数据使用,继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易纲最后强调,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全球治理体系产生深刻影响。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是全球性趋势,科技向善(Technology for Good)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如何在提升金融业创新能力的同时防范负面效应是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我们愿积极参与数字化国际规则制定,进一步加强与BIS等国际组织和各国在反垄断、加强金融监管、强化数据保护和保障消费者权益方等方面的合作,坚持科技伦理,真正保护公平和推动创新,合理界定数字产权,实现包容性增长。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李涛 2021-10-15
 

 

首批创新应用“出箱”,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闭环形成

​      首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出箱”。
      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和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近日披露,“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AIBank Inside产品”“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四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项目完成测试。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表示,经过为期一年多的业务运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首批项目正式“出箱”,这标志着中国版“监管沙盒”在机制构建上跑完了“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闭环,是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机制发展成熟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首批四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完成测试
      据了解,上述四个完成创新测试的应用项目中,工商银行“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百信银行“AIBank Inside产品”是北京首批公示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项目,中国银行“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则是北京第二批公示的应用项目。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项目创新点在于运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提供物品溯源认证服务,将传统的支付、融资等银行金融服务与企业上下游、商品产销全链条结合起来,将供应链金融服务融合到商品产销场景中,方便企业及个人客户自主选用,提供随时、随身、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打造产业生态圈。
       而“AIBank Inside 产品”通过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形式开放金融服务,深度赋能生态合作伙伴。借助API技术将多类型、标准化、通用化的金融功能模块,快速组装成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不同行业场景。采用无侵入的连接方式,让各场景方均可在不改造现有系统架构的情况下获得“即插即用”金融服务。
       “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项目则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互信的关系网络,实现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以及政府等各方信息高速交互,解决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各参与机构在合作信任、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使得金融机构快速做出金融服务决策,解决传统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采用零知识证明等技术,提高基础业务验证速度,增强对企业隐私信息的保护,提高企业间信任度。
       此外,“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是深圳试首批公示、首批完成测试的应用项目。该项目通过对接福田政务审批系统,一是将征信数据应用于现场服务窗口办理的各项政务审批和缴费等业务中,实现政务服务快速办理。二是通过对个人用户的基础信息和政务审批结果信用信息的采集,丰富征信数据来源渠道,提高征信模型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估个人用户的信用状况及风险。三是在“征信+政务”的基础上,探索开发“征信+缴费”“征信+缴税”等多种模式,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公共服务。
     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构筑闭环机制
       北京和深圳项目为何率先完成测试?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对记者分析指出,首先,北京和深圳率先进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且北京和深圳都是金融业和金融科技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北京、深圳集聚了大量的金融机构总部、知名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领域的创业公司。
       “其次,北京和深圳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方面有很强的监管能力和技术能力,能够确保监管创新试点的顺利推进。第三,北京和深圳率先完成试点的项目基本都是大型银行和知名银行申请的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其本身在金融科技方面就有很强的投入和人才基础,所以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也会比较顺利。”刘斌表示。
       从“出箱”项目看,车宁表示,在应用上覆盖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能够在生产上实际应用的前沿技术,在场景上覆盖到供应链、开放银行和产业金融等在数字经济时代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业务领域,在运营上涉及客户服务、业务经营和风险防控等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各主要环节,在主体上既有大型银行,也包括互联网银行,具有明显的“竞争中性”和多元化色彩,展现了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特色与优势。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扬告诉记者,这四个应用项目都和普惠金融密切相关,工行的项目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确保穿透供应链金融资产底层,以提升供应链金融客户风险识别能力提升贷款获得度,中国银行的项目是通过区块链强化对于产业链金融上下游的渗透,百信银行AIBank产品可以将金融服务通过API模式输出到场景前端,促进金融服务前移到客户和场景,百行征信项目和普惠客群数字政务服务效率相关。这说明国家鼓励在普惠金融领域探索新技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车宁指出,经过为期一年多的业务运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首批项目正式“出箱”,标志着中国版“监管沙盒”在机制构建上跑完“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闭环,是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机制发展成熟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不仅明确了创新项目本身的监管工具、方法和主要路径,也给市场释放了确定性,有利于金融科技创新进一步与服务实体经济、百姓民生相结合,兼顾发展与安全、质量与效率,助力社会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金融科技需要“真科技”“硬科技”
        记者注意到,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探索始于2019年末,彼时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随后,陆续在上海、深圳、重庆、杭州、苏州、雄安、广州、成都等地区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2020年1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公布首批六个拟纳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应用。2021年4月,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开始在全国推广实施。截至9月24日,全国已累计公示119个创新应用,目前只有上述4个创新应用完成测试。
        车宁表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作为国家金融监管领域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可围绕“好用、管用”等关键点,不断加强内在机制建设和资源保障,调动发挥政府、企业、行业自律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加大教育宣传和规范引导的工作力度,对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实现扎口管理,同时有序提升对项目准入的包容性和项目运行的容错度,真正发挥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沟通监管与企业的桥梁作用,降低创新的各项成本和负外部性。
       孙扬指出,未来金融科技要有硬核技术支撑,而非纯粹的场景或者商业模式创新。其次,金融科技将不断地促进金融机构跨界,和数字政务、产业链金融深层次的融合,促进金融机构融合实体经济、融合实体经济。此外,金融科技将承担促进信用社会建设的使命,提升信用约束力,信用应用的场景,从基础社会运行层面提升金融业务的安全系数。
       “中国金融科技将加速向基础技术发展,目前风险决策引擎、业务系统等应用技术已经足够多了,未来将向云技术、数据库技术、服务器、网络基础设备等信息创新领域下沉发展,从发展应用型金融科技转向发展基础的金融科技。”孙扬表示。
       刘斌认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代表着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些趋势:一是持牌金融机构是主体,金融科技还是要服务于持牌金融机构,加强与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更加了解机构、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探索新的合作形式;二是金融科技需要“硬科技”,未来金融科技不再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更需要在硬核科技上的创新,需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隐私计算、量子计算、物联网等硬科技方面突破,有机结合金融业务场景需求。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余继超 2021-10-11
 

 

审批金额364亿元,续贷中心为企业融资“开正门”

        10月12日下午,由北京银保监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主办的“续贷中心服务科创企业专题银企对接会”召开。依托全国首个续贷中心“搭台”“牵线”,银行送金融服务上门,实现对企业融资需求的精准对接、快速响应,积极满足科创企业信贷需求。
        2019年,北京银保监局联合海淀区建成“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这也是全国首个续贷中心,通过组织15家银行集中入驻办公,以“货比三家”的方式,为小微企业现场提供续贷受理审批及其他投融资服务,实现申请材料压缩至最多14件、10个工作日内完成续贷审批,旨在为企业融资“开正门”,在有效解决“过桥”“倒贷”问题的同时,推动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2021年9月30日,续贷中心已完成续贷审批8628笔、审批金额364亿元。
        2021年以来,续贷中心实现与首贷中心、确权融资中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统筹协同发展,构建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新格局。北京银保监局、海淀区政府不断细化考核奖补政策,北京银保监局出台入驻银行考核管理办法,定期通报;海淀区通过续贷中心业务量奖励、担保奖励、贷款额奖励及企业贴息等方式鼓励入驻机构开展相关业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1年支持42个项目,补贴金额1260万元。
       今年上半年,续贷中心线上系统建成投产,实现网上申请、一站式服务。客户“请进来”的同时,贷款服务中心、续贷中心也主动“走出去”,赴科技园区宣讲、送优惠政策上门,创新服务、入园惠企,多家企业通过银企对接活动获得信贷支持。
       为支持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发展,近年来,北京银保监局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机构深化构建顶层设计战略保障、专门考核激励机制保障、专营组织机构保障、专业风控能力保障、专属创新产品保障、专项科技金融数据基础保障机制,将未来现金流、核心技术价值、行业成长性等相关因素纳入贷款新“三查”,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市高精尖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的企业贷款投放,创新专利、核心技术等无形资产担保方式,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银投合作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百余种。
       截至2021年8月末,北京地区已设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87家,全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2000亿元。
       自成立以来,续贷中心充分体现先行先试积极效果,聚焦痛点、多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小切口”实现“大突破”。建立政务信息查询验证、不动产抵押登记办理绿色通道,面向全市各类企业提供咨询、产品简介、专属联系人对接等服务,受理全市小微企业续贷业务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申请,为创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带动了全辖小微贷款和续贷业务发展。
       截至8月末,北京辖内小微贷款突破1.7万亿、44万户,信用贷款占比32.61%,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53%,较年初降低22个基点,全面实现小微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下一步,北京银保监局将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和相关园区、协会一道,持续完善续贷中心建设。相关部门将大力推广续贷中心线下线上办理渠道,进一步丰富续贷中心金融服务功能;督导辖内银行加大首贷投放力度,发展确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多种融资服务,丰富科创企业专属信贷产品;推动进一步整合汇总政务数据,为银行的小微金融服务提供数据支撑;畅通银企对接渠道,常态化组织科创企业专场对接会,将“等客户上门”变为“送服务入园惠企”,推动改善北京市营商环境,更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 2021-10-1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
  习近平强调,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要纠正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做法,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
  习近平指出,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完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要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要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行业自律机制。要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就涉及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习近平强调,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强化安全意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来源:新华网 2021-10-20
 

 

政策速递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着眼解决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着力发挥金融资本带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市知识产权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保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版权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现予印发,请遵照落实。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上海市版权局
  2021年9月16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一系列通知要求,着眼解决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着力发挥金融资本带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适应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融资生态体系,现就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机制建设
      (一)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由市知识产权局牵头,依托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和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保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版权局等有关部门组成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推进小组,强化跨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共同推动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实施。
       (二)构建市区联动的工作格局。本市各级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等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支持力度,将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市级有关部门推动建立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探索风险补偿前置模式。鼓励各区人民政府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扶持政策,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和其它金融创新模式的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给予贴息、贴费、奖励等支持。
       (三)强化金融机构管理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金融管理制度,充分运用本市各级部门制定的知识产权金融工作促进政策,开发专项特色产品,明确奖惩机制,完善业务流程,加强风险管理,落实尽职免责,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
       (四)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复核认定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机构的合作准入与持续管理,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体检增值服务。鼓励资产评估机构创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发适用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业务场景的评估工具,提高评估效率,降低评估费用。
       (五)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上海技术交易所,研究完善标准化的知识产权评估与处置转移规则,探索建立托底式收购机制,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的市场化配置与交易流转,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推动知识产权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带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二、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级提升
       (六)鼓励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开展组合授信,有效提升企业复合型价值,扩大融资额度。研究扩大知识产权质押物范围,积极探索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等作为知识产权质押物的可行性,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七)支持商业银行建立符合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特点的信贷审批制度和利率定价机制。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等,重点营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业务发展新模式,积极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开展战略性合作,加大对产业供应链中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八)支持保险公司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险工作,有序扩大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执行险等常规险种保障范围。鼓励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的保证保险业务。鼓励保险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创新知识产权保险产品,推动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交易保险等新型险种服务常态化。
       (九)鼓励金融机构学习借鉴浦东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经验,以高质量知识产权为标的,积极探索知识产权ABS、ABN业务发展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拓展知识产权资本化运营模式,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投贷联动、融资租赁、信托基金等业务,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机制,帮助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有效拓宽融资渠道。
       (十)支持浦东新区设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支持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上海技术交易所建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加强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科创板挂牌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培训。充分发挥科创板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并购重组,引进和开发高价值知识产权,增强优势、补齐短板。
     三、加大知识产权金融宣传培训力度
      (十一)由各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牵头,搭建金融机构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对接平台,为业务开展创造良好条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银企对接”及论坛、巡讲等宣传培训活动。
      (十二)依托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建立本市知识产权金融产品信息库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人才库,定期发布相关信息。鼓励金融机构培养知识产权金融业务专门人才,提升面向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倡导商业银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自主评议机制,构建知识产权风险评测、价值评估、授信评定的完整业务链。
     四、强化知识产权金融业务工作保障
       (十三)市级有关部门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业务的商业银行,明确倡导性考核指标,加大绩效奖补力度,适时开展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示范银行评定、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典型案例征集评选等工作。
       (十四)各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时对本区知识产权金融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开展跟踪评估和统计监测,切实加强对区内园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调研指导力度;充分运用“信用中国”网站、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项目等资源,联合区内金融机构研究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
       (十五)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金融业务工作的统计分析,定期向归口监管部门报送有关统计数据及工作情况;强化对知识产权金融业务的内部管理,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不利情形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提升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的服务能力,通过线上办理或集中代办有效提高登记效率。
       (十六)商业银行充分用好风险补偿办法、单列信贷计划和不良率考核等支持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含)以内的基层机构,可不作为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对经办人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已经尽职履责的,实行免责。
 

 
 
 
 

产业创新动态

2021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态势

导读
       2021年上半年,全球科技发展大环境较2020年更加复杂动荡。中美博弈升级演进,美对华呈现全面精准的科技打压态势;疫情在部分国家持续肆虐,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某些产业带来了“断链”冲击,动摇了单纯从成本角度构建全球化供应链体系的根基;各国加强对气候治理及减碳的承诺,加速绿色和数字化转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当今世界重大而紧迫的挑战问题。同时,各国强化对信息、生物、能源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部署,人工智能、量子、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持续深入发展,若干前沿科技领域出现重大突破。
    美对华科技竞争全方位体系化展开,欧盟态度摇摆,全球科技发展环境日趋动荡恶化
       美国拜登政府延续对华强硬态度,视中国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将科技领域视为未来中美竞争博弈主战场,积极联合盟友,构筑孤立中国的科技环境,全方位、体系化遏制中国科技发展。
       一是将推动对华战略竞争和科技博弈的核心思想落实到若干法案和政策中。
拜登政府“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方针”“2022美国政府财年预算”等政策突出印太战略和对华竞争。今年1月至6月初,美国国会提出的涉华法案多达153项,如《2021年中国技术转让控制法案》《迎接中国挑战法案》《阻止中国共产党参与电网法案》《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等,尤其是美参议院已表决通过《2021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一旦签署,美对华遏制思路举措将全面落实。
       二是美国联合盟友围堵制衡中国,欲将中国排除在国际规则制定之外。
       拜登利用G7峰会制定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和规则,意图将国际事务垄断至美西方集团。5月5日,七国集团成员国同意把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设为15%,并将在改革国际税收规则、取消数字服务税等领域进行协调,就营造低税收、低成本的引资环境与中国展开竞争。
       三是美国加速推动关键技术领域多边出口管制和供应链转移重构,以便精准打压中国。
       例如,上半年,拜登政府接连出台系列政策,分别与日韩及中国台湾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和备忘录,主导成立美国半导体联盟,以把控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打造去中国化的半导体供应链。
       欧盟在中美之间战略选边态度虽有摇摆,但在高新技术领域对我正采取更多的抑制政策。2020年最后一天,欧盟宣布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表现出与中国合作的意愿。2020年初成立了促进芯片业自主发展的欧洲芯片联盟,以降低对美依赖。但是,3月17日,欧盟又积极参与“新疆人权”议题,对华实施30年来的首次制裁,冻结《中欧投资协定》议案,并宣称将其作为促使中国“改善人权保护”的杠杆。此外,欧盟多国虽然与美国间存有分歧,在贸易、气候谈判等领域对我有着利益诉求,但在高新技术领域对华政策收紧。随着美欧成立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等一系列针对中国措施的陆续出台,欧盟在高科技领域配合美对华战略遏制意图凸显。
    新冠疫情治理效果成为影响各国经济产能复苏的关键因素,并深入作用于国际供应链、市场和地缘政治关系
       疫苗被视为遏止新冠疫情传播、扩散的有效工具,对恢复生产生活意义重大。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但全球产能已达极限。美欧将疫苗政治化,将其作为政治和外交博弈的新工具,如对疫苗及相关原材料实行出口管制、推进“疫苗护照”、不承认中国疫苗等,给全球疫苗生产分配及接种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在疫情冲击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叠加影响下,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对供应链安全评估,调整关键产业布局,从追求效率转向追求自主可控,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加剧,国际合作意愿下降,科技要素流动受阻。
    大国持续布局发力重要前沿技术领域,部分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微电子、半导体、先进计算、生物制药等前沿技术获得政策与投资青睐。美参议院通过《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拟投资1900亿美元于芯片、锂电池、人工智能、量子等核心技术;美国防部公布2022财年预算,拟重点投资微电子、高超声速、人工智能和5G等“先进能力赋能器”技术;拜登公布其2.25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拟重点投资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微电子、半导体、先进计算、先进能源技术和生物技术。
欧盟发布《“地平线欧洲”2021-2024年战略计划》,拨款约1000亿欧元于基础研究、创新和重大社会问题,在前两年投资147亿欧元于气候变化、数字化、疫苗等优先事项;欧盟发布《2021年管理计划:通信网络、内容和技术》政策文件,拟重点开发微电子技术、量子技术、区块链技术、石墨烯、脑科学、未来电池技术。法国发布第四期《未来投资计划》,计划在2021-2025年间投入125亿欧元于脱碳氢能、量子技术、网络安全、生物制药、生物燃料、5G未来通信等重点领域。
       若干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重要突破。信息技术领域,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可伪造真人视频”的人工智能技术;荷兰量子研究机构QuTech研究人员成功将3个量子设备接入相同网络,实现关键量子网络协议的原理证明演示;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开发出紧凑型激光冷却原子阱,有望促进量子计算设备小型化。生物技术领域,英国研究人员从干细胞中培养出心脏细胞,可将其植入受损心脏内修复损伤;美国研究团队开发出全新“无限脑机接口”系统,首次实现脑机信号无线高宽带传输;美国科研团队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在小鼠体内实现了衰老逆转。航空航天领域,美国SpaceX公司通过13次发射部署772颗“星链”卫星,将为全球提供初期天基商业网络服务。美国“毅力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利用火星大气生成氧气,为载人登火奠定基础;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深入研究火星大气。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降落火星,开展火星巡视探测任务。新材料技术领域,英国伯明翰大学开发出具有可调节特性的热塑性生物材料,可用于软组织修复和血管支架;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开发具有“鲨鱼皮状表面”无人机潜航器,可减少湍流阻力,有助于快速、隐蔽行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德国科学家开发出“多组学图形集成”AI系统,用其确定了165个癌症相关新基因;美国谷歌云的数据云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德国西门子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集成,大幅优化工厂流程并提高车间速度;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利用机器学习完成繁琐材料科学计算,大幅提升先进材料设计速度。
    气候治理压力下各国加速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并推动产业升级
       国际“碳中和”共识范围扩大。美国重返《巴黎协定》,承诺“2035年实现无碳发电、2050年实现碳中和”。欧盟理事会、欧洲议会及各成员国就《欧洲气候法》达成协议,确立其“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日本通过《全球变暖对策推进法》,明确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据统计,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目标,10余个国家已立法或处于立法状态中。
       各国积极推动国家绿色转型,提出减排目标和战略并推进立法,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刺激性政策。
       一是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美国能源部投资1.28亿美元支持生物能源技术、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先进发动机技术、能源储存技术;拜登政府2022财年预算中12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研究;欧盟2022财年预算中19亿欧元用于环境和气候行动;英国核工业委员会发布《氢能路线图》并推出“英国氢能计划”,计划大规模生产绿氢、建成全球首个纯氢气供应管道。德国投资逾80.5亿欧元于70余个氢能项目,推进氢能基础研究等。
       二是加强能源基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美国投资超过200亿美元用于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升级电网、发展清洁电力;欧盟提出于2030年前建立1万处碳中和设备,宣布投资220亿欧元以推动欧盟数字化和绿色化双轨转型。
       三是在全球气候谈判、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中争夺主导权。美国拜登政府发布《2021年贸易议程》及《2022财年政府预算提案》,称美国将设立边境碳调整税、加强可持续可再生能源供应链、增收外国化石燃料收入税。欧洲议会通过“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议案,拟于2023年起对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美欧发起设立欧美贸易与技术委员会(TTC)并内设气候科技与绿色科技工作小组,合作开发国际化兼容标准。作为全球目前最大碳排放国,我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我应认真研究应对美欧发达国家形成基于碳定价的“气候俱乐部”后,与西方国家合作和博弈的立场及方式,防止话语权、规则权缺失,带来产业竞争力下降。
作者:侯晓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战略室主任;贾舒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战略室研究助理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微信公众号 2021-10-2

 
 

金融服务如何创新助力产业链发展

  摘要:“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从全国经济建设布局的层面看,供应链金融的赋能效应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有助于提升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供应链进一步优化发展。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影响,发达国家内中低层民众以及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逆全球化浪潮不断涌现,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对全球产业供应链造成了巨大冲击,国内不少企业被迫陷入停工状态,产业供应链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而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促进产业供应链稳定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促进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稳定产业供应链以应对疫情冲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近几年来,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都将促进供应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助力产业供应链稳定发展作为重要议题,并颁布了多项相关政策。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这是我国为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所作出的重要转变,也是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作出的必然之举。
  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新局面
  供应链金融最早是由商业银行提出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拓展商业银行自身的金融业务,依托产业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真实贸易背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和供应链资金流优化问题。目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供应链金融逐渐衍生出新的模式。一类是产业互联网平台模式,通过产业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合,共同推进产业供应链服务;另一类是金融科技模式,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结合起来,发展智慧供应链金融服务。这些新的服务模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产融结合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更让供应链金融成为目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手段。“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从全国经济建设布局的层面看,供应链金融的赋能效应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有助于提升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供应链进一步优化发展。
  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供应链发展思路
  一直以来,供应链金融在扶持中小微企业,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在新发展格局下,供应链金融可以在产业供应链自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三个层面,助力产业供应链发展。
  (一)促进产业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营,提升自身韧性。2020年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商务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外汇局所共同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准确把握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并明确提出供应链金融应致力于提高供应链产业链运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的要求。产业供应链是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基础,供应链金融旨在帮助产业供应链各参与主体优化产业资金,提高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库存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供应链金融三种基本模式,通过这三种基本模式优化链条上的资金流,进一步实现产业供应链链条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整统一;同时在产业供应链各参与主体之间建立起相对长期并且稳定的业务关系,使得链条上各参与主体的决策都能够从整体收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降低产业供应链整体的成本,进而有效促进产业供应链的协调和稳定运营,并且提高产业供应链上的运作效率,增强各企业节点的抗风险性,提升产业供应链自身韧性,促使效益优化。
  (二)依托产业供应链优化升级,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2019年7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和2020年八部委所颁发的《意见》均指出,供应链金融未来要顺应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加快创新和规范发展,推动产业链修复重构和优化升级,以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升级和国家战略布局为发展导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从提升产业供应链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通过实现资金流的畅通,进一步加深产业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从而增强产业供应链联结起来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降低了成本和风险,获得了更稳定的收益,同时借助产业集群效应优化要素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实现更有效的流动,发挥更高的效率,降低经济运行的摩擦成本,对促进国内市场实体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通过产业供应链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整合,尤其是畅通资金流后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研发创新,不断发展并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新旧产业并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降低产业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对外依赖性,加速生产具有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提升国内供给水平,更有助于促进供给侧改革,改善并加快内循环,带动外循环,助力构建和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三)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支持产业研发创新,推动构建全球价值链。2020年,八部委在《意见》中提到,未来应稳步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创新,提升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支持打通和修复全球产业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提到“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这意味着供应链金融在提供金融服务、促进经济脱虚向实,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扶持,并将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随着数字化变革的到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在提升服务质量、支持创新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使金融科技不断赋能于金融业务,创新发展出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同时,供应链金融也不断呈现出服务化趋势,即供应链服务集成公司借助于虚拟供应链搭建供应链网络业务。近几年,一些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基于基础技术对各产业链进行整合,不断开发和推出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在科技的赋能和带动下,进一步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质量,也提高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
  通过优化资金流、提高企业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供应链金融可以同步提升产业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强产业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可以获得更高的地位,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未来,供应链金融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应该成为企业发展自身的基础和有效保障,帮助企业集中精力和资金进行科研攻关,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在研发创新方面能够走在世界前列,促进产业研发创新,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强化并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利用全球价值链实现资源整合,推动构建更加具有中国话语权的全球价值链体系。
  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供应链发展策略
  供应链金融要推动产业供应链升级发展,仅仅依靠单独的主体或者某个割裂的环节是不可能的,必须构建起系统性机制,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发展与调整。
  (一)保证政策务实,加强制度环境完善创新。从制度环境的层面来讲,良好的制度环境会成为供应链金融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供应链金融仍处于新兴发展阶段,需要完善的制度和切实的政策规范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督促供应链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推动产业供应链发展。一是强调公平交易,避免“恃强凌弱”。近年来一些核心企业出现了借助自身强大的议价能力,变相占用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问题。虽然国家各部委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限制企业延长支付期限,尤其是2019年9月国务院颁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这都是制度完善的标志,但还不够,需从系统角度制定一整套公平交易的制度体系。二是加强秩序建设,避免风险累积。供应链金融成为热点后,许多企业和资本快速涌入该领域,甚至一些机构试图从供应链金融中谋图利润,加大了风险产生的可能。而供应链金融本身就是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因此必须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责任与义务,以有效控制可能会发生的风险。三是要重视制度创新,避免“落后于时代”。供应链金融作为解决实践问题而产生的新事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原则,不断创新来保障其自身活力,以便能够源源不断地解决产业供应链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难点。尤其是产业供应链参与主体复杂,涉及环节众多,在征信方法、风险管控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此外,对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登记公示等系统也应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简化手续流程,以求简便快捷。
  (二)加强数字信任,降低产业供应链风险。供应链金融在传统模式中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转变为以产业核心企业信用为主的M+1+N模式,金融借贷行为主要建立在主体信用之上,也就是以企业之间的人际信任为基础。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中小企业难以有效获得足够的人际信任,产业供应链会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使用数字信任代替人际信任来解决这个问题。
  数字信任是指通过将行为和业务数字化,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产业供应链的运营状况和各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实现数字信任必须强调信息共享的实时性、真实性和可溯性。数字信任的实现有助于产业供应链上的企业成员和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数据互换,立足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和资产状态来发展合作关系。因此,需要将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场景与金融科技紧密结合,根据产业供应链所需要的服务诉求来开发相应的技术。这就对产业供应链的各参与主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是产业供应链主体明确在产业运行过程中哪些环节和要素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数字化;二是金融机构需要明确哪些数字信息可以作为风险识别和管理的依据;三是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要明确什么指标和标准可以有效刻画和反映产业供应链运行质量,并且能够有效地反馈给金融机构帮助其进行决策。通过这种方式,在共同开展经营活动的产业供应链的基础上,协调一致地管控风险。
  (三)金融科技赋能,推动产业供应链全球化。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使产业供应链运行和供应链金融更加实时化、智能化、敏捷化,驱动产业供应链不断沿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产业供应链以及金融模式不断创新发展,使得供应链金融活动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逐渐产生了金融科技。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使产业供应链各参与主体的决策活动更加智能化,同时也克服了地区和时间限制,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流动并进行整合,在深化全球合作和促进经济全球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未来可以利用金融科技进行更好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且追踪数据。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收集,进而通过云计算技术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利用云平台保存和处理大数据。另外,还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中的公有链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公有链面向全球开放,借助于此,产业供应链的经营活动可以更加不受地区限制,从而推动产业供应链更好、更快实现全球化发展。
  随着科技赋能的进一步加强,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企业逐渐走向世界,在全球价值链活动中寻求更高地位将成为必然趋势。金融科技一方面要不断进行自我创新,不断帮助产业供应链上的各参与主体解决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企业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加强技术攻关;另一方面要根据产业供应链的特点,优化升级运营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产业供应链的竞争力,促使其在全球分工中获得更高的竞争地位,进而不断发展,最终实现向全球价值链的攀升。
  (四)多方共同合作,实现产业供应链生态化发展。通过多方合作,促进产融结合,实现产业供应链生态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发展,其参与主体也在不断增加,产业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也更加丰富多样。未来,在实现产业链和金融链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加强产业方与金融机构及其他参与主体的合作,为产业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提供一整套金融服务,有效促进产业供应链完善布局,打造出更加全面的综合供应链金融平台,形成全新生态圈。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借助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优势地位,加强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背靠整条供应链的信用保证和稳定的资金流,借助金融科技等手段完成信用嫁接,增强自身经营能力。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而言,创新设计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更好的评估企业信用和风险,设计更加全面的金融产品,提升企业承受意外冲击的能力。另外,要让更多新型金融机构如互联网银行等主体参与到产业供应链中来,提高金融服务的密度;同时让多元金融机构协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从交易平台服务商的角度而言,未来要围绕行业服务打造产业生态,利用网络平台形成行业企业集聚,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推动产业供应链的发展。
  (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基建”背景下北京市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21LLSMC039)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北京物资学院)
来源:金融时报 祁大伟 张瑜桐 2021-10-18
 

 

江苏银行董事长夏平: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既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使命,也是商业银行乘势作为的新蓝海。本文梳理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国内外实践,从政策环境优化、科技产业发展、资本市场改革、经营模式转变等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面临的发展机遇,以江苏银行为例总结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的策略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的国内外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发展的主体和基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人力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四者的协调、同步、融合、互动发展,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显著特征,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壮大国家经济实力的根本举措(林兆木,2018)。具体来看,现代金融和科技创新密不可分,金融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而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给金融业带来更多机遇,两者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并丰富了科创金融的内涵和实践。目前,学界和业界尚未对科创金融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看法,但从科技创新和现代金融的融合发展来看,科创金融既包括面向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包括金融业以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国内外已有实践也充分论证了这一理论内涵。
  (一)国外实践
  1.美国。美国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金融市场最为发达的国家,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科创企业成果转化最主要的融资路径。美国也拥有十分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实施小型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和小型企业技术转让计划,刺激技术创新以满足研发需求和加速成果创新的商业化。小企业管理局专业化的基金管理为科创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美国完善的科创金融环境孕育出了硅谷和硅谷银行这样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深度融合的典型。硅谷银行40年来专注于服务高成长企业,对美国高成长企业的贷款市场份额接近50%。依托硅谷地区独有的产业生态,硅谷银行在基础的信贷业务之外打造了涵盖投贷联动、财务顾问、企业创业平台等创新服务的科创金融生态,并通过对细分领域的专业化管理,为科创企业制定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专属服务方案。这种金融与科技共生共荣的关系帮助硅谷逐步壮大了科技产业集群,使硅谷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典范,硅谷银行也成为全球科技银行的典范。
  2.德国。德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导。随着德国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和法律环境的完善,德国商业银行逐渐发展成为全能型银行,能够满足科创企业全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德国的担保银行体系通过与商业银行合作放贷,降低了商业银行独自承担贷款损失的风险。同时,相比股权融资,银行贷款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因此德国的科创企业更容易与商业银行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和畅通的沟通机制。通过紧密的合作方式,不仅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科创企业也可以在信贷期限和利率方面得到更多优惠。德国金融体系服务科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主要体现为充分发挥信贷融资、担保体系、税收扶持等各项举措的作用,对于其他国家发展科创金融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3.日本。日本十分重视使用政策性金融来弥补市场机制调节不充分的地方,形成了政策性和市场性科创金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模式。日本的政策性科创金融以“政府担保+政策性科技贷款”为主,中小企业信贷担保计划可以为科创企业提供全额担保。日本政策金融公库针对中小科创企业特点提供政策性贷款以及企业所需的技术开发支持贷款、经营革新支持贷款等,极大激励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除了政策性科创金融外,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OTC市场是中小科创企业上市融资的主要场所,还有许多定位明确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专业服务于中小科创企业。这些区域性金融机构立足熟悉的经营环境,通过与企业频繁的业务往来掌握更多企业信息,进而为不同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它们还与政策性银行合作,既拓展了自身业务,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压力。
  (二)国内实践
  1.中国建设银行。“创业者港湾”是中国建设银行与多机构共建的服务中小科创企业的“平台中的平台”。主要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并基于科创企业成长周期前移金融服务,以有效增加金融供给。“创业者港湾”通过投贷联动、风险补偿、经营指导等一系列机制,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景式、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同时,依托建行大学愚公学院为其提供免费教育,帮助企业既融资又融“智”。两年来,“创业者港湾”已在全国服务企业6800余家,正在打造一个“金融+科技+产业+教育”的线下+线上科技创新综合孵化生态。
  2.招商银行。“千鹰展翼”是招商银行推出的创新型成长企业培育计划。该计划创办已有10年,旨在每年发掘1000家具有成长空间、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进行全方位扶持。该计划借助招商集团银行、证券多牌照的优势,不仅提供创新的债权融资,还通过与PE和券商合作为创新型成长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形成债股联动的运作体系和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架构,构建起商业银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券商三位一体共同服务创新型成长企业的平台。
  3.杭州银行。该行依托当地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优势,探索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创金融经营模式。一是创新特色产品。针对互联网科技企业的资产和现金流特点,重点推出不需要提供抵押和担保的创新产品,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科创企业的多样性需求。二是探索专营模式。总行设立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整合内部资源成立科技支行,实行“五个单独”模式,即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单独的信贷审批机制、单独的风险容忍政策、单独的拨备政策和单独的考核制度。三是开展五方联动。加强与政府、创投机构、科技园区、担保公司的联动,搭建银政、银投、银园和银保的合作平台,建设科创企业金融一体化服务联盟。
  (三)实践启示
  一是良好的政策环境是科创金融的基础保障。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健康的科创金融体系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配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而有效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各类宏观调控和支持保障政策不仅可以为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提供良性的外部环境,激发其服务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促进技术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和金融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健全的金融生态是科创金融的重要支撑。从已有实践来看,金融深化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全的金融生态,商业银行可以在这个生态中获取多方面的支持。政策性银行和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设立可以提供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和活跃风险投资市场。产学研一体化的构建,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完善的服务体系是科创金融的内生动力。当前,国内部分银行从行业选择、客群分类、服务模式、产品设计、外部合作等多方面搭建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为其他银行提供了一定参考。面对多元的科技创新主体,一个完善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不仅要有专业的管理制度,还要有创新的服务模式,才能成为商业银行科创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这一体系,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制定多样化、差异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方案,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创主体需求。
  四是深度的联动协同是科创金融的发展方向。科技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目前世界级的科技产业聚集区域都有较高的金融与科技协同度。为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发展,各方要广泛建立互联机制,使得区域内的资源和信息高度共享,最终实现科技与金融的共生共荣。商业银行应以此为发展方向,在自身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基础上,适配区域特点,联动各方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和完善。
  二、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十四五”规划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列在首位,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放管服”改革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实施“五免五减半”“两免三减半”“十年免征”等财税优惠政策。《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开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投放。随着上述系列政策的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科技创新能力将得到稳步提升。面对这样的政策窗口期,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要积极主动作为,并且大有可为。
  (二)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居全球第一,研发投入总量居全球第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近60%。同时,我国科技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推进力度持续加大,区域产业逐渐向产业技术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转变。从科技产业的地区分布来看,科创企业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集聚的趋势十分明显。全国18万户高新技术企业中,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和上海合计占比达60%。“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要抓住这一机遇,把握好科创金融发展重点,实现自身经营布局与科技产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推动金融服务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
  (三)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入推进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可以为科创企业提供极大的融资便利。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三十年来,形成了涵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尤其是科创板的推出和注册制的实施为更多科创企业带来社会资本的支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面对我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商业银行要紧跟这一多重战略机遇期,主动借力、明确定位,积极探索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科创金融服务。
  (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
  随着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商业银行依靠利差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对商业银行科创金融业务的价值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各银行一方面紧随科技发展新态势,在全国不断优化科创金融整体布局,加强对新发展格局的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在为优质科创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的同时,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提升自身价值,真正实现银企“同发展、共成长”的目标。
  三、江苏银行服务科技创新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江苏银行认真贯彻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积极以自身金融高质量服务推动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三大服务重点”,创新“三个服务方案”,构建“三项服务机制”,完善“三种服务模式”,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科创金融之路,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一)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发力科创金融
  一是聚焦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江苏银行的经营范围与科技创新的资源分布高度一致,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土壤和环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地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科技园区,江苏银行设立了23家科技支行,实现区域全覆盖,致力打造服务科创“产品创新的试验田、专业人才的孵化器、品牌彰显的排头兵、价值贡献的新高地”。截至2020年末,江苏银行科技型企业授信客户近万户、贷款余额超千亿,位居江苏省内市场份额第一。
  二是聚焦重点产业。产业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围绕产业链服务创新链是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路径。江苏银行围绕“卡脖子”“高精尖缺”等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苏银强链”行动,创新“苏链融”“苏链云”“苏链投”“苏链租”“苏链保”五大特色化产品,沿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截至2020年末,江苏银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企业5573户、贷款余额641亿元,占科创金融总量超过6成,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江苏银行产业链服务品牌。
  三是聚焦重点客群。各类科技创新主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造血干细胞”。一方面,江苏银行坚持“立足早、着力小”,努力为更多早期科创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全行普惠科创客户7500家、贷款余额250亿元,户均金额300万元左右,首贷客户比例超3成。另一方面,江苏银行坚持“助力精、覆盖广”,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及其创办企业为主要目标客群。全行已服务高新技术企业6000多家、贷款超600亿元,在江苏省内实现“三分之一有服务、五分之一有授信”。
  (二)注入金融“活水”,精准直达创新载体
  一是助力完善人才支撑体系,出台“人才金融”方案。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产业发展的背后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壁垒”的突破更需要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支撑。江苏银行于2014年在全国率先开办“人才贷”业务,推出专属金融产品,大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2021年初,专项出台金融助力人才高水平发展行动方案,聚焦较高学历背景、较高专业技能、较高社会价值贡献三类人群,推出服务人才“金融十条”。搭建人才金融智慧服务平台,创新构建人才识别、需求挖掘、精准服务、管理评价的服务体系,致力打造“覆盖最广、服务最全、体验最优”的人才金融服务品牌。目前,江苏银行已服务人才近4000位、贷款260亿元,真正让金融“活水”直达创新根本。
  二是助力园区转型升级,出台“园融智慧”方案。高新区是人才和科创企业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江苏银行历来高度重视园区金融服务对接,专项出台服务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通过持续开展“进园区、搭平台”系列活动,与省级以上高新区建立长期产融对接机制,省内合作覆盖超90%。优选具有开放式合作共赢理念和数字化合作意向的园区,开展双方数据共享、系统互联、场景嵌入等深入合作,创新“园融智慧”数字化园区对接模式,真正让金融“活水”激发创新活力。
  三是助力高校院所提升创新能力,出台“三全金融”方案。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江苏银行围绕大院大所、产研院重点研究所以及重点高校,出台了针对孵化科创企业的全周期金融服务方案、引进人才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以及科技成果项目的全覆盖金融服务方案。与江苏省科技厅、南京大学共建“科技金融创新实验室”,开展人才交流,共同研究科创企业融资问题,真正让金融“活水”融入创新源头。
  (三)银政高效联动,创新金融服务机制
  一是优化项目遴选机制。良好的创新氛围大大激活了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江苏银行深度参与各类科技创业大赛、人才创新大赛,形成了早期创新创业项目的遴选机制。多次支持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支持并培育了一批优秀科创企业。自主打造“黄金眼”智能平台,构建涵盖科创企业合作度、贡献度、价值度、风险度、成长度的五维筛查和评价机制,选择有市场潜力、成长前景良好的科创企业作为目标客户。
  二是构建培育成长机制。江苏银行秉持“成就客户就是成就自己”的理念,在金融助力科创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人才项目,形成了助力科创企业成长的培育机制。紧跟“小升高”“小升规”行动,大力推进“科创100助力计划”。2020年有超过1000家科创客户通过高企认定,14家科创企业通过科创板、创业板等上市。累计支持超4000家科创客户通过高企认定,400家科创企业上市或挂牌。
  三是完善风险共担机制。江苏银行积极参与各级政府设立的风险补偿资金池,形成了初创期科创企业融资风险共担机制。先后设立100多个“银政风险分担”资金池,推出“苏科贷”“人才贷”“锡科贷”等多项产品,贷款余额超100亿元。在风险补偿业务办理中,江苏银行建立与科创企业相匹配的风险识别、防范、化解措施,积极探索科创企业融资全流程、系统化的闭环风控管理。
  (四)持续迭代创新,打造多样服务模式
  一是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科创企业在不同时期都有对应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资金需求特点。江苏银行以满足科创企业需求为核心追求,建立了与科创企业成长周期、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对孵化期企业,发挥“金融导师”服务功能,密切关注企业经营发展状况,提供“孵化贷”“苏知贷”支持。对初创期企业,发挥“人才贷”“苏科贷”等风补业务作用,为产品进入市场、形成销售或有在手订单的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对成长期企业,充分发挥“高企贷”“成长之星”额度高、纯信用的支持效用,探索提供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等直接融资服务,提高深度服务能力。对成熟期企业,在提供日常结算服务和传统金融产品的基础上,主动提供投资理财、外汇、并购、重组、发债、私人银行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二是智慧金融模式。要适应新发展格局更多依靠创意、创新、创造,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转变。近年来,江苏银行持续推进智慧变革,大力实施智慧银行建设,探索运用金融科技服务科创金融,在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线上审批、线上用款等方面创新突破。自主打造的“随e融”智能平台,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天候、全线上、无接触金融服务。主打产品“随e贷”具有免担保、额度高、期限长、易办理、模式多等特点,科创企业从申请到放款全部在线完成,微信扫一扫就可以知道贷款额度,资金分钟到账。上线以来,已服务科创企业近4000家。
  三是投贷联动模式。科技创新主体多元,需求多样,要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需要多方联动、全面支持。江苏银行率先成立国内首个投贷联动合作联盟,探索基于外部合作的投贷联动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跟投跟贷”“选择权贷款”“基金直投”等综合服务。通过构建双向互动的平台机制,举办系列路演活动,推进“先投后贷、先贷后投”模式。目前,江苏银行“跟投跟贷”模式已服务科创企业788家、贷款72亿元。通过创新“投融贷”选择权贷款,实现信贷业务“传统动能”与股权投资“新兴动能”的有机融合。通过向合格投资人募集专项资金、发行专项基金债等方式,加大与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合作,先后参与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一带一路”基金等多个重点基金业务,重点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
  四、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推动商业银行自身转型发展、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现实需要。为了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以大数据助力科创金融提质增效。当前,税务、电力、社保等公共数据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的进步给大多数小微企业带来了“福利”。在服务科技创新过程中,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评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人才项目等科技创新类数据尚未对商业银行开放。商业银行难以通过大数据手段准确评价科创企业,形成了科创金融的“数字鸿沟”。建议在符合“最小、可用”的数据采集原则和数据保密要求下,加大科技创新类数据整合,为商业银行构建“技术流”信用评价模型提供基础数据,进一步探索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拓展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二是持续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工作。科创企业大多具有“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其发展初期抗风险能力和财务成本承受能力较弱。商业银行针对这类企业发放的贷款往往具有无抵押、低利率的特征,而在科创企业发展壮大后无法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溢价收益。建议加强顶层设计,重启投贷联动试点工作,支持银行机构根据自身禀赋条件,按照商业自愿原则设立专业子公司,投资重点科学技术、重点攻关项目和未上市中小科技企业股权,为科技创新建立更有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
  三是凝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完善科创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政策性担保体系,调动保险、担保、创投等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助力科技创新。切实加大创新人才的培育和管理力度,帮助其持续稳健经营,建立健全现代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制度,提高承载金融资源的能力。加快修订完善《贷款通则》第二十条、《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等相关法律条款,为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和投贷联动业务创新提供更好的制度支撑。
来源:新浪财经 2021-10-19
 

 

Gartner发布2022年重要战略技术趋势

 
       Gartner于19日发布企业机构在2022年需要探索的重要战略技术趋势。分析师们在Gartner IT Symposium/Xpo峰会美洲站期间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Gartner研究副总裁David Groombridge表示:“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正在设法通过与客户建立直接数字联系来实现增长,因此首席信息官的优先事项必须满足这些业务要求,而这些要求贯穿于Gartner的2022年重要战略技术趋势。”
       “首席信息官必须找到能够成倍增加IT力量的方法,从而实现增长和创新并创建可扩展、有韧性的技术基础,通过这一可扩展性释放用于数字投资的现金。这些要求构成了今年趋势的三个主题:工程化信任、塑造变化和加速增长。”
    2022年重要战略技术趋势有: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即将上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最引人注目和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该机器学习方法从其数据中学习内容或对象,并运用数据生成全新、完全原创的实际工件。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用于多种活动,如创建软件代码、促进药物研发和有针对性的营销,但该技术也会被滥用于诈骗、欺诈、政治造谣、伪造身份等。Gartner预计到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占所有生成数据的10%,而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
    数据编织(Data Fabric
       在过去的十年里,数据和应用孤岛的数量激增,而数据和分析(D&A)团队的技能型人才数量却保持不变,甚至下降。作为一种跨平台和业务用户的灵活、弹性数据整合方式,数据编织能够简化企业机构的数据整合基础设施并创建一个可扩展架构来减少大多数数据和分析团队因整合难度上升而出现的技术债务。
       数据编织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过内置的分析技术动态改进数据的使用,使数据管理工作量减少70%并加快价值实现时间。
    分布式企业(DistributedEnterprise
       随着远程和混合工作模式的增加,以办公室为中心的传统企业机构正在演变成由分散在各地的工作者组成的分布式企业。
       Groombridge表示:“这就要求首席信息官通过重大技术和服务变革提供无摩擦工作体验,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这项技术会对业务模式产生影响。从零售到教育,每家企业机构都必须重新配置交付模式才能支持分布式服务。两年前,全世界没有人想到自己能在数字试衣间里试穿衣服。”
       Gartner预计,到2023年,75%充分发挥分布式企业效益的企业机构将实现比竞争对手快25%的收入增长。
    云原生平台(Cloud-NativePlatformCNP
       为了真正能够在任何地方提供数字能力,企业必须放弃熟悉的“直接迁移”并转向CNP。CNP运用云计算的核心能力,向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技术创造者提供可扩展的弹性IT相关能力“即服务”,从而加快价值实现时间并降低成本。
       因此,Gartner预测到2025年,云原生平台将成为95%以上新数字倡议的基础,而在2021年这一比例只有不到40%。
    自治系统(Autonomic Systems
       随着企业的发展,传统的编程或简单的自动化将无法扩展。自治系统是可以从所在环境中学习的自我管理型物理或软件系统。与自动化甚至自主系统不同,自治系统无需外部软件更新就可以动态修改自己的算法,使它们能够像人类一样迅速适应现场的新情况。
       Groombridge表示:“自治行为已因为近期被部署在复杂的安全环境中而为人所知。而从长远看,这项技术将被普遍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制造机器和智能空间等物理系统。”
    决策智能(DecisionIntelligenceDI
       一家企业机构的决策能力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如今这个时代对这项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决策智能是一门实用的学科。该学科通过清楚理解并精心设计做出决策的方式以及根据反馈评估、管理和改进结果的方式来改进决策。Gartner预测在未来两年,三分之一的大型企业机构将使用决策智能实现结构化决策,进而提高竞争优势。
    组装式应用程序(Composable Applications
      在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中,业务适应性需求能够引导企业转向支持快速、安全和高效应用变化的技术架构。可组合的应用架构增强了这种适应性,而采用可组合方法的企业机构在新功能的实现速度上将比竞争对手快80%。
      Groombridge表示:“在动荡的时代,可组合的业务原则帮助企业机构驾驭对业务韧性和增长至关重要的加速变化。没有它的现代企业机构可能会失去在市场中的前进动力和客户忠诚度。”
    超级自动化(Hyperautomation
      超自动化通过快速识别、审核和自动执行尽可能多的流程来实现加速增长和业务韧性。
Groombridge表示:“Gartner的研究表明,表现最好的超自动化团队专注于三个关键优先事项:提高工作质量、加快业务流程和增强决策敏捷性。在过去的一年中,业务技术专家平均支持4.2项自动化倡议。”
    隐私增强计算(Privacy-EnhancingComputationPEC
       除了应对不断成熟的国际隐私和数据保护法律外,首席信息官还必须避免因隐私事件而导致客户信任下降。因此,Gartner预计到2025年,60%的大型企业机构将使用一种或多种隐私增强计算技术。
       在数据、软件或硬件层面保护个人和敏感信息的PEC技术能够在不影响保密性或隐私的情况下安全地共享、汇集和分析数据。目前这项技术被应用于许多垂直领域以及公有云基础设施(例如可信的执行环境)。
    网络安全网格(Cybersecurity Mesh
       Groombridge表示:“数据贯穿了今年的许多趋势,但只有当企业能够信任数据时,数据才会变得有用。如今,资产和用户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这意味着传统的安全边界已经消失。这就需要有网络安全网格架构(CSMA)。”
       CSMA帮助提供一体化安全结构和态势,为任何位置的任何资产提供安全保障。到2024年,使用CSMA一体化安全工具组成一个合作生态系统的企业机构能够将单项安全事件的财务影响平均减少90%。
    人工智能工程化(AI Engineering
        IT领导人想方设法地将人工智能集成到应用中,在从未投入生产的人工智能项目上浪费时间和金钱或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发布后努力保持它们的价值。人工智能工程化是一种实现人工智能模型操作化的综合方法。
       Groombridge表示:“从事人工智能工作的混合团队是否真正能够为他们的企业机构实现差异化,取决于他们通过快速人工智能变革不断提升价值的能力。到2025年,10%建立人工智能工程化最佳实践的企业从其人工智能工作中产生的价值将至少比90%未建立该实践的企业高出三倍。”
    全面体验(Total ExperienceTX
       全面体验是一项结合客户体验(CX)、员工体验(EX)、用户体验(UX)和多重体验(MX)学科的业务战略。TX的目标是提升客户和员工的信心、满意度、忠诚度和拥护度。企业机构将通过实现具有适应性和韧性的TX业务成果来增加收入和利润。
来源:Gartner公司微信公众号 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