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实时动态 > 简报
简报·第280期(上)

资讯传递  

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金融正发力

       当前,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多措并举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步伐稳健、定位精准、动作流畅,快速完成汽车流水线上的质检、搬运、分拣等任务……人形机器人已成为一些工厂内的“熟练工”。
       准确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机器人离不开一个重要零部件——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通常被安装在机器人的关节处,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速度控制,是人形机器人身上最具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之一。
       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谐波减速器研发与制造的科技型企业。2021年,公司完成首条高端产线的搭建,实现规模化生产;2022年,公司迈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回忆创业以来的经历说,“当时企业产能扩大急需资金,但由于是初创的科技型企业,缺乏抵押和担保,我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吃了‘闭门羹’。”
       一筹莫展之际,兴业银行客户经理高晟源通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了解到企业的信息,主动登门拜访,“这家企业技术领先、研发人员水平高,我行专门推出的‘技术流’贷款评审体系,看重的是企业的技术实力,只要符合标准,我们就可以提供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
       经过审批,2022年10月,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为国华智能发放了300万元信用贷款。在这笔贷款到期后,企业又成功获批500万元贷款。
       目前,国华智能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同时对研发资金的需求继续增加。今年10月,依托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为国华智能批复了5年期3000万元授信,其中2500万元专项用于企业设备更新。11月,这笔贷款已陆续投放。
       “今年,银行为我们提供了金额更大、期限更长、利率更低的贷款,我们将把这笔资金用在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上,预计今年的产能将比去年翻番。”王广说。
       从300万元到3000万元,短短两年时间,支持国华智能这家科技型企业的授信额度就增长到10倍。“近年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说。
       近年来,金融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的政策工具日益丰富。比如,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出政府引导基金,带动市场化创业投资发展;实施专项担保计划,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等等。
       与此同时,科技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机构改变传统授信模式,重新构建信贷评价体系,根据科技型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队伍、科研实力、发展前景等特点,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工业数转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以及“中试险+研发贷”等多种金融组合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8%。今年前8个月,科技保险保费达388亿元,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等科技活动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过7万亿元。
       有效整合产融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产融良性互动
       “企业主要从事高性能减振降噪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由于缺乏采购原材料的资金加上无法及时回收货款,去年一个重要的研发项目一度被搁置。”山东奥卓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义兵说。
       得知奥卓新材的融资需求后,交通银行枣庄分行为企业设计了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夏义兵说:“去年11月,银行为企业提供了500万元信用类流动资金贷款,近期又批准我们信用贷款额度1000万元,这些资金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解决了企业面临的流动资金问题,金融机构又把目光投向了企业所在的产业链。“银行召开专项研讨会,讨论了高性能新材料行业的产业链特征,研究了该行业企业的结算方式、账务周期和现金流量特点。”交通银行枣庄分行滕州支行客户经理朱强说,银行发现奥卓新材日常多以电汇、票据结算,部分核心客户账期较长无法及时回款,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为最大限度帮助企业盘活资金、降低运营成本,交行为奥卓新材匹配了产业链金融产品“快易付”。“这款产品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信用优势,为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奥卓新材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应收账款快速回笼。今年8月,企业成功获取订单款项132万元,原本3个月的账期被缩短至一周内。”朱强说。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各部门和相关机构协同发力,有效整合产业和金融资源,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设立了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集群等24个特色专区,汇聚超34万家优质企业、近3000家金融机构、700多项金融产品。工信部牵头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联合金融机构举办专项路演,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项目搭建路演对接平台。中国银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展银政对接、银企合作,对不同领域的新兴产业分类施策,健全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体系。
       “当前,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体系,加大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融资支持,助力打造重点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围绕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梁斯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4.8%、13.5%。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在产业链强链稳链固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发布通知,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工作方案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精准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基础再造等重点领域。
       “产业革命始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兴于产业创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彭俞超说,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加强银企需求对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银行不愿贷、不敢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双方信息不对称。建立健全科技、产业、金融三方信息共享机制,打造产融合作平台为企业融资增信,用算法模型在银企间搭建智能匹配的桥梁,都是解决产业信息与金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挖掘数据的资源价值,探索全维度的信息共享机制,畅通产融信息对接的渠道,实现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标签信息的入库管理,将促进金融资源与企业融资需求有效对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从科创信用贷,到快速成长接力贷,再到“股债贷保”联动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累计推出13款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形成了贯通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拟上市、上市等阶段的金融产品供给体系。
       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梅霜说:“金融机构应以产业逻辑评价客户价值,以发展眼光看待融资需求,从产学研、人才队伍、知识产权等维度对企业进行科学评估,在客户准入、授权管理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政策,不断提升金融供给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适配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地各部门要不断推动金融创新适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需求,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彭俞超表示。

来源:人民日报 葛孟超2024-11-18
 

南京银行杭州分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从传统产业到未来产业,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从科技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场”……一家家科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润浇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被置于首要位置。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如何和谐共生?科技金融未来发展脉络走势如何?带着疑问,记者近日随南京银行调研组一行赴浙江杭州走访。
       深耕行业:早期介入实现长久互信
       10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杭州奥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走进航空搓丝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正开足马力加快生产,一卷卷工业型材从流水线上依序产出。作为不锈钢紧固件全国销量排名第一的企业,奥展实业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军工、航空、核电、轨道交通、医疗器械、电子通信、电力、石化、建筑等行业,是中车、中石化等国内外众多大型知名企业的指定供应商。该公司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南京银行杭州分行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非常感谢南京银行,在企业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时候,给予了我们帮助。”奥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陈双告诉记者,2020年初,奥展实业斥资10亿元倾力打造浙江省重点项目——浙江奥展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致力研发制造高端紧固零部件及精密异型零部件。南京银行杭州分行得知企业的资金需求后,经过调研评估,无需抵押担保,给予企业5000万元信用授信,这也是该企业获得的首笔信用贷款。正是有了这笔信用贷款,银企双方此后一直合作顺利,如今授信额度已从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陈双表示,有了南京银行科技金融活水的助力,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倍增,希望与南京银行在供应链金融等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实现银企共赢发展。
       对于南京银行来说,早期介入科技企业非常重要,科技企业初创时期的资金缺口比较大,同时因高风险和回报周期长等特点,贷款融资挑战大,此时介入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并获得更多信任。与奥展实业一样,杭州宇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享受到了南京银行信用贷的便利,成为最早一批“第一个吃螃蟹”的客户。杭州宇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围绕人脸识别技术,致力于物联网智能视觉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研发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财务总监林维强表示,作为轻资产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宇泛智能科技初创时期先期研发投入比较大,授信审批有一定难度。在关键时期,正是南京银行的1000万元信用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记者了解到,2019年初,南京银行在对宇泛智能科技进行调研评估后,非常看好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南京银行迅速制定综合授信方案,一部分额度走风险池业务,另由银行配置一部分信用额度,既保证了企业对授信额度的需求,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有了南京银行的授信支持,宇泛智能科技的发展如鱼得水,营业收入从1亿元迅速增长到3亿元,经过多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3亿元,公司最新估值超过20亿元。
       深化合作: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加速跑
       科技金融对扶持科创企业“从无到有” “从小变大”具有重要意义,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走在科技金融实践的第一线,在发现新兴科技企业、提供适配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金融产品、投贷联动早期介入初创企业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硕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是由三大股东西湖电子集团、美格智能、西子联合共同打造的高端电子智能制造工厂,企业专业从事4G、5G数传模组、智能支付、汽车电子终端、数字音频以及安防监控设备等产品的加工和生产,服务华为、中控、宇视、中科创达、蚂蚁金服、福瑞泰克等知名企业。在硕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组装测试无尘自动化生产车间,生产线仅需几名技术人员操控,一个个机械手在高速运动,上料、装配、检验等各环节快而不乱,最终拼装完成优质成品。
       “物联网行业有万亿元的产值规模,金融机构的支持解除了行业的后顾之忧,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我们有信心让企业始终保持在全球行业前列。”硕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总监许强表示,南京银行2022年为企业进行了2000万元的授信,从认识到合作,仅仅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这样的合作效率既是肯定,更是鼓舞。据了解,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硕格不仅在业务端和南京银行进行密切合作,还在党建上与南京银行杭州城东支行建立了共建关系。目前,硕格在南京银行有3000万元综合授信,同时员工工资代发也在杭州城东支行进行。采访中,硕格智能又传来捷报,企业近日获得了华为、鼎桥通信两笔订单。
       作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和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余杭区一直是高科技企业的科创热土,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该区的科创企业代表之一。3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6项专业体系认证,包括红点设计奖在内的40余项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这些荣誉让程天科技的科创属性十足。自研自产的康复外骨骼设备在国内首个获得神经康复NMPA注册证,整体技术水平已达同行业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企业估值已经超过15亿元。
       “我们公司出海战略正在积极筹备中,南京银行给予的信贷支持,让我们后顾无忧。”程天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天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康复、养老等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外骨骼机器人等康复辅具的研发与应用,为医疗康养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据了解,南京银行相关信贷服务人员3年来一直关注程天科技的发展,银企双方经过相互沟通,终于在今年实现了合作。南京银行向程天科技授信3000万元,用于企业加大海外市场拓展等业务。有了科技金融的扶持,这家行业“小巨人”出海步伐将越走越稳。
       深融赋能:成就银企共赢大未来
       “南京银行杭州分行坚持拥抱科技金融,坚持扶早扶小的信贷特点,真正成为中小企业的好伙伴,成就银企双赢的大未来。”南京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高琦俊表示,该分行自2014年启动科技金融业务,在总行“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始终坚持以拓展和服务好科创企业为科技金融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为科创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截至今年9月末,杭州分行已累计为超1600余户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超600亿元。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超80亿元,有贷款余额科创企业近1000户,不良率0.73%,培育超50家企业在主板上市或被上市公司并购,正在推动近百家科技企业的上市进程。
       记者了解到,南京银行杭州分行以形式多样的产品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打造“两高两低”特色服务机制,“两高”即业务审批效率高、风险容忍度高,“两低”即客户准入门槛低、产品综合定价低。授信申请实行5个工作日内明确答复,给予科技金融业务较高的不良容忍度,按照商业化原则合理定价,给予适度优惠。“我们对科技金融信贷有不一般的差错容忍度,同时强化信贷员行业专业知识。”南京银行杭州分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行以“做金融机构中最懂科企的银行从业人员”为目标,培养专业专注的学习型营销队伍、“行研之鹰”队伍和审批专家队伍,更好满足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要求。
       科技引领未来,金融赋能创新。“做科技金融就是看企业未来”这一理念已经深深植入南京银行杭州分行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每位员工的脑海,未来,南京银行将不断创新突破,以更精准、更优质的金融资源供给助力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与发展,银企携手共同书写科技金融的新篇章,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江苏经济报 王琦 2024-11-14
 

推动科技金融体系加快完善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两份重要文件,明确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的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至全国18个大中型城市。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科技金融服务的广度,也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此次扩围,体现了国家层面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力图通过金融改革推动科技企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更为充裕的融资渠道。
       近年来,科技金融作为助力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其作用愈发凸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已超过15万亿元,在政策支持下,各类金融资源加速流入科技金融领域,特别是对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这类企业通常有着“高投入、轻资产”的特点,传统的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其需求。而此次政策不仅提高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用于股权投资的资金比例,还放宽了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的限制。同时,政策中的尽职免责和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也让金融机构能够在更灵活的环境下开展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业务。
       在全球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正日益成为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然而,要充分发挥这一结合的作用,当前亟须加快推动科技金融体系的完善,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资金保障和制度支持。
       金融创新在科技创新中的角色不仅限于资金提供,更重要的是它为科技企业的高风险特征提供了更灵活的应对机制。通过股权投资、知识产权质押、风险投资等创新金融工具,科技企业能够从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中获得长周期的资金支持,这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还为科创企业注入了持续的生命力。正如此次政策所强调的,优化权益类投资与债务性融资的组合,以及加强保险与资金融通的配合,将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真正实现金融和科技的有效融合。
       当前,我国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仍面临不少挑战,其中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机制亟待改进。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期企业,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但现有的风控体系多是基于成熟企业的评估模式,这与科技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导致资金在流向科技企业时往往存在滞后。为了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金融机构需要优化风控模型,构建能够动态适应科技企业特质的评估体系。优秀的科创企业通常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因此,在风险评估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将技术成熟度、创新能力以及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作为关键评估指标。此外,对市场前景的评估也应成为重点,涵盖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以及竞争格局等因素,全面判断企业的发展潜力。
       科技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设应当更加全面。当前科技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集中在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等方面,但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具有多样化特征。除去融资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新型金融工具的作用也亟须进一步发挥。例如,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方面,仍有许多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知识产权评估能力,这制约了此类工具的广泛推广。因此,应加强金融机构与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合作,推动相关技术和专业能力的提升,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门槛。
       地方政府在推动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中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创企业的分布存在差异,因此,地方政府在实施国家政策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例如,通过设立地方科技金融专项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金融资源的下沉,为地方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充裕的资金支持。同时,地方政府应继续深化与科创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联动合作,构建以科技金融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生态,增强区域科技竞争力。
       科技金融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近年来,科创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的设立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多上市融资的机会,显著推动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然而,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联动机制仍有待加强,资本市场的风险投资与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之间也需进一步协调。通过打通股权投资和债务融资的渠道,优化科技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链条,才能使科技金融体系更加完善。
       推动科技金融体系的加快完善,是当前中国迈向全球科技竞争前列的必由之路。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改革、地方政府支持和资本市场协同,我国的科技金融体系必将更加健全完善,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和制度支持,助力科技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来源:金融时报 周萃 2024-10-24
 

科技保险:科技企业创新的“防护罩”

多地出台政策措施推动科技保险落地实施

       近日,科技保险领域再度传来新消息,平安产险在深圳成功签出首单科技中试综合保险产品,标志着深圳市科技保险在助力企业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科技保险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备受关注。今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发挥银行保险机构职能优势,进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仅为科技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政策导向,也进一步凸显了科技保险在服务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金融的框架下,科技保险通过为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风险保障,有效降低了其在研发、生产、运营等环节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为科技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科技保险还通过以“新”促“新”的方式,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满足科技企业全新的、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在监管部门的引领与协调下,保险公司正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风险保障服务。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从今年初金融监管总局接连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关于印发科技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两项文件,提出要提升科技保险业务经营服务能力,强调各公司应建立科技保险业务发展战略,确保科技保险业务高质量发展;到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保险补偿政策,加快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再到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实施细则(试行)》,提出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能,进一步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
       今年以来,科技保险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总的来看,金融监管部门一方面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更多的保险机构进入科技保险领域,增加市场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科技保险产品的创新,鼓励保险公司根据科技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另外,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科技保险市场的监管和规范。通过完善监管制度、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等方式,确保科技保险市场的稳健运行;通过推动科技保险市场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设,加强了对保险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了市场的规范化水平。
       与此同时,各地管理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多项支持科技保险发展的政策文件,推动科技保险在当地的落地实施。
       记者从安徽金融监管局了解到,该局4月发布通知,明确辖内保险机构把服务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安徽科创实际持续加强金融资源有效投入,围绕安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优势,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此外,包括北京、上海、山东、浙江等地均持续开展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工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降低科技企业投保科技保险的成本,提高其投保积极性。例如,杭州市对于数据知识产权有50%的保费补贴,单家企业20万元上限。
       落地成果显著增加
       在政策面的大力推动下,科技保险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纷纷落地科技保险产品,以满足科技企业的多元化需求。今年以来,科技保险广泛服务于多个重点领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科技创新方面,保险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的保险产品,为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面保障。
       链城数科是一家专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服务的公司,其面临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的风险。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推荐下,链城数科与浙江人保财险签订了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保单。该保单为链城数科的2276条数据知识产权提供了8万元的风险保障。一旦遇到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链城数科可以通过浙江人保财险及时获得赔偿,包括直接经济损失、法律费用、调查费用、应急响应费用和数据恢复费用等。
       中国人寿财险针对科技型企业,开发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和首版次软件保险“三首”类以及知识产权类、网络安全类、生命科学类、航天类及高新技术企业类保险等8大类共40余款专属保险产品。这些产品为科技创新企业的研发、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全面的风险保障。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险提供了超20.5万亿元的风险保障。
       在9月底国新办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表示,今年前8个月,科技保险保费已达388亿元,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等科技活动提供了超过7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其中,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为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新材料应用提供了近1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彰显了科技保险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独特作用。
       产品服务不断创新
       围绕科技企业全周期、科技创新全环节保障需求,保险公司持续创新科技保险产品。
       以今年备受关注的中试保险为例,作为一种新兴的保险产品,中试保险正逐渐成为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保障。中试,即中间阶段的试验,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环节。然而,中试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高投入等特点,科研单位、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济、生产条件的限制而无力中试,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受阻。
       中试保险正是针对这一难题而推出的创新保险产品,它主要为项目方因中试试验未达预期而终止所造成的费用投入损失提供保险保障,为中试阶段可能遭遇的风险提供兜底保障,减轻科技企业因中试失败而带来的经济压力,增强企业开展中试的动力和信心。
       今年10月,浙江省落地的首单“中试项目费用损失保险”,即中国太保产险上虞支公司为浙江某新材料科技公司提供保额为1250万元的中试风险责任保险保障。
       据中国太保产险相关负责人介绍,保险公司以“大数法则”为基础经营,而中试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大、专业性强、历史数据缺乏等风险特征,不能采用常规的风险保障模式。为了确保风险可控,中国太保产险调研多年,深入了解中试基地运营现状与管理难点,组建了庞大的专家资源,并建立起一整套业务规范和流程。
       今年4月份,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围绕制造业关键领域中试服务,探索个性化、针对性的支持方式,与中试机构合作开展相关保险业务,支持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目前,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探索开发中试保险。如人保财险牵头开发中试专属保险产品广东示范条款;中国太保产险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推出了中试保险及风险减量服务方案。
        作为我国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保险接下来该如何发力?
        业内专家表示,前不久出台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为科技保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若干意见》提出,服务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健全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展望未来,科技保险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科技保险将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上述业内专家表示,保险公司应该继续深化与前沿科技的融合,推出更多创新保险产品,满足科技企业的多元化需求。同时,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保险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可以预见的是,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科技保险将成为推动科技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我国的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金融时报 王笑 2024-11-13
 

四川省科技厅出台9条“硬举措”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对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的企业,省级财政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用于项目成果在川落地转化
       ●遴选支持50个重大科技成果在川转化和产业化,给予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补助
       ●对成果来源于企业的中试项目,给予单个最高1000万元分担中试费用
       ●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运行绩效优秀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后补助支持
       ●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给予单个企业最高10万元补助
       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获悉,《科技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九条政策措施》近日印发。九条措施涉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中试研发和成果转化、优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环境等方面,旨在加速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具体来看,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聚焦人工智能、氢能、商业航天、核医疗、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支持链主企业组建一批高水平创新联合体,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对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的企业,省级财政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用于项目成果在川落地转化。
       在加快中试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将“聚源兴川”支持范围从中央在川大院大所大学,拓展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天府实验室,以及与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省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遴选支持50个重大科技成果在川转化和产业化,给予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补助。降低中试成本,对成果来源于企业的中试项目,按照不超过80%的比例,给予单个最高1000万元分担中试费用。
       在优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环境方面,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支持力度,对运行绩效优秀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后补助支持。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省级财政按照不超过企业实际支付费用30%的比例,给予单个企业最高10万元补助。培育成果转化集中承载区,推动人工智能等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产出成果,集中在1至2个产业集聚区转化落地,助力产业建圈强链。

来源: 四川日报 高杲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