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实时动态 > 简报
简报·第259期

 

资讯传递

北京20亿元规模政府引导基金落地 高精尖产业提速发展

  日前,由北工投资管理的北京市政府引导基金——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简称高精尖实体化基金)完成工商登记备案,正式落地。高精尖实体化基金规模20亿元,将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领域,助推北京高精尖产业提速发展。
  高精尖实体化基金在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顺义区政府及北京国资公司的指导下,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合伙)、北京顺义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京国盛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基金规模20亿元。
  据了解,高精尖实体化基金将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关于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等要求,重点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同时前瞻性布局“长安链”、光电子、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等领域未来前沿产业。
  在投资模式上,基金将通过“母子基金+直接投资”方式,围绕构建北京“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打造“创新产业集群基金+重点产业基金+重大项目直接投资+项目型基金直接投资”四位一体的投资模式。基金管理人北工投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重点保障国家及北京市重大战略落实落地,促进产业链整合,打通企业融资堵点,提升区域产业投资和资产管理能力水平,助力北京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助力首都“十四五”实现高精尖产业质量、能量、体量“三量提升”。
  作为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生力军,北工投资是北京国资公司旗下私募基金管理平台,主要承担着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及京国盛基金两大母基金的管理,母子基金总规模逾300亿元。其中,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截至目前认缴总规模已超过250亿元,完成设立子基金25只,实现财政资金放大超6.6倍,直接带动企业融资规模超500亿元,间接融资放大近20倍,16家被投企业已IPO或IPO过会,所投基金全面覆盖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13个重点产业及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前沿新材料等30余个细分领域。
  北工投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实现重点产业的引导、培育和发展,多基金协同发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产业的能力水平。
来源:北京日报 孙杰 2023-02-03
 
 

科技部火炬中心:新增74家高新区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

       2月3日,记者从科技部火炬中心获悉,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的通知》及高新区申报材料,同意74家高新区为第三批“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单位。至此,2023年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的高新区已达133家。其中,国家高新区101家,省级高新区32家。本次江苏省入选数量最多,为22家。
       科技部火炬中心2022年9月发布的《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1.0)》显示,“企业创新积分制”通过建立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定量评价、适用性广、精准支持企业创新的新型政策工具,重点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精准画像和量化评价,分类分层分级管理,打通财税政策、科技与教育资源、产业资源、金融资源支持企业创新的直接通道。
       为切实提高服务效率,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发设计并上线运行了“全国企业创新积分信息管理平台”,基本实现了积分企业数据汇通、创新能力精准画像、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创新积分一键生成等便捷化、高效化全流程线上操作功能,做到了指标数据采集汇聚、积分量化、统计分析等全过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此举有力助力了“硬科技”“好苗子”企业脱颖而出。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张伟 2023-02-04
 
 

2022年科技企业贷款同比增67.3% 科技金融良性循环趋势在珠海初步显现

       从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获悉,2022年全市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031.80亿元,同比增长67.3%;获贷企业数达1887家,贷款覆盖率过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04.16亿元。科技、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企业腾飞的趋势在珠海初步显现。
       为引导金融机构全面助力稳住经济大盘,2022年,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箱,积极落实“23+10”条金融纾困措施。珠海各大银行除了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向小微、民营企业、农户等投放102.45亿元低成本央行资金,还在科技创新再贷款的牵引下,向珠海科创企业发放符合政策要求的贷款36.83亿元。
       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金融支持重点领域,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2022年,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积极引导在珠金融机构抢抓政策“窗口期”,持续撬动金融资源向地方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全年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32.73亿元。
        在制造业贷款方面,2022年末,珠海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为1107.39亿元,同比增长78.9%。在科技贷款方面,全市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031.80亿元,同比增长67.3%;获贷企业数达1887家,贷款覆盖率过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04.16亿元。
        在普惠贷款方面,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85.02亿元,同比增长30.0%。
        随着新一轮“产业第一”号角响起,珠海正谱写“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新篇章。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的要求,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助力珠海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来源:珠海特区报 2023-02-15
 
 

双向奔赴 光谷发布科创金融“新十条”

       以金融活水激发科技创新发展,以创新发展促进科创金融深度融合,光谷再出重拳。
       2月1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进一步推动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即光谷科创金融“新十条”,并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湖北银保监局在全国率先发布银行业和保险业科创金融业务及服务标准指引,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金融业更好服务光谷科技创新发展,为武汉新城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建设注入。
       科创金融机构落户奖励最高2亿元
       根据光谷科创金融“新十条”,东湖高新区将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提升金融产业发展能级,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
       “光谷拟对新落户或新迁入的总部金融机构按照实缴资本的2%给予落户奖励,最高可达2亿元,力度全国领先。”东湖高新区金融局副局长黄爱兰介绍,扩大金融机构落户补贴的覆盖面,对于银行、证券、保险的各级分支机构,均可享受一次性50万元开办奖励。
       同时,“新十条”提升金融机构租房补贴比例至60%,降低企业入驻成本;将金融机构发展贡献的奖励标准提高至年度区级经济贡献,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壮大。
       此外,鼓励金融机构专营化发展,首创科创金融服务标准指引。
       科创金融服务机构即设立在东湖高新区并实行差别化经营和考核政策,为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和保险机构。东湖高新区针对科创银行和保险专营机构分别制定业务及服务标准指引,从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监管政策倾斜、政府财政支持等角度鼓励金融机构专营化发展,为科创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金融服务。
       当天,东湖高新区还发布了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及金融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根据规划和方案,力争到2025年,东湖高新区法人持牌金融机构数量达10家、境内外上市企业达100家、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1万亿元;到2035年,基本建成与光谷产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科创金融体系,衍生发展数字金融创新区、净零金融标杆区、金融合作开放区和科技保险领航区四大特色示范区。
       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提速
       目前,光谷科技创新优势突显。2022年,光谷全年企业总数突破12万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总数达95家,新认定瞪羚企业559家,全年高企总数突破5300家,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为鼓励保险公司围绕科创企业在创新研发、生产运营、市场推广及成果转化等重点环节开发针对性的科技保险险种,东湖高新区将建立科技保险险种试点产品库。对购买试点产品库内的科技保险险种的科创企业,最高可按投保费用的80%给予补贴,支持科创企业投保科技保险。
       此次发布的“新十条”专门新增关于董责险保费补贴的条款,保费补贴比例高达80%,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通过财政补贴引导、鼓励上市公司投保董监高责任险,充分引入保险公司外部监督的作用,激励董监高更好履职尽责,完善公司治理,帮助上市企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光谷在金融综合实力提升、金融机构规范发展、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资本市场建设、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2022年新增中信科移动等7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0家,风投创投机构总数达到193家,管理总规模超1400亿元,占湖北省50%以上。
       “武汉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申报进展顺利,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首文表示,当前,全国首个科技保险共同体——东湖科技保险发展促进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营,已陆续落地软件首版次保险、碳超额排放费用损失保险等多个创新产品。
来源:科技日报 吴纯新 2023-02-01
 
 

精准服务企业 “贷”动实体经济

       以14件专利获得500万元银行贷款、以1件商标贷得150万元、知识产权海外纠纷保险落地……近年来,这样的消息屡见不鲜,“知识产权金融”这一关键词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2022年全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惠及企业2.6万家,其中70.5%为中小微企业。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为2.8万家企业的4.6万件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提供了超过1100亿元的保险保障。
       知识产权金融发展势头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实践的厚积薄发。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发布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一批新举措新产品新模式在这些案例中一一呈现。
       有需求,融资哪里找?
       在创新创业热潮下,一批轻资产、重研发、多专利企业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需求日益迫切,需求和服务的对接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在创新主体中逐渐得到普及推广。
       江苏省深入开展“百亿融资行动”打造知识产权金融生态,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自2018年起每年牵头组织开展“万企融资需求调研”,在全省范围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重点,详细了解1万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并及时分类分发给银行,提供差异化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创设“桂惠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建立区市联动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实行名单制管理,重点支持国家、自治区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等市场主体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浙江省台州市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站式”服务,在全市60余个银行网点成立知识产权质押金融服务站,知识产权服务专员和银行客户经理全程上门服务,实现银行送贷上门,企业“一次不用跑”,1天内即完成放款。
       评估难,风险谁承担?
       知识产权的价值如何评估、融资风险如何管控等问题,一度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实践中遇到的“堵点”。多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会同金融机构孜孜不倦寻求解决方案。
       湖南省探索建立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湖南自贸区岳阳片区知识产权部门推动设立总规模为65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金,委托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市场化运营,建立起“谁参与、谁受益、谁担责”的风险分担机制。武汉市知识产权局推出“风险共担机制+设立专营机构+创新评估方式+清单式靶向营销”的知识产权金融模式,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财政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及保费补贴等机制。中国建设银行东莞分行率先提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将知识产权作为核心指标,对企业的专利数量、结构、技术含量等32个指标进行综合测评分级,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信贷审批中。
       维权贵,如何降成本?
       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成本高是很多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困扰,知识产权保险让其更加敢于维权。近年来,知识产权保险的服务和种类不断创新,日趋多样。
       北京市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通过保费补贴的方式,为北京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在内的综合性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浙江省开展知识产权保险创新试点改革,设立浙江省知识产权保险创新支持中心,上线“知识产权保险专区”平台,创新推出PCT国际专利、海牙工业品外观设计、马德里商标等多款行业领先的保险产品,涵盖申请费用补偿、被侵权损失及侵权责任、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商业秘密保护等全链条风险保障。广州开发区围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企业海外维权支持力度,推出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提升企业海外纠纷风险应对能力。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头、是创新发展的苗圃。近年来,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从质押融资、保险、产业基金到证券化等都快速发展,各种创新产品也彼此启发、相互促进,在‘稳经济’的同时,引导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更加重视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刘海波表示,知识产权金融的蓬勃发展说明我国在政策推动下,对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期待知识产权金融越来越主动发挥自身特长,贴近创新,朝着科技、经济和金融三位一体方向不断发展前行。

来源:知识产权报 吴珂 2023-02-15
 
 

政策速递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发布实施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
       全面实行注册制是涉及资本市场全局的重大改革。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试点注册制总体上是成功的,主要制度规则经受住了市场检验,改革成效得到了市场认可。这次全面实行注册制制度规则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注册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标志着注册制推广到全市场和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次发布的制度规则共165部,其中证监会发布的制度规则57部,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等发布的配套制度规则108部。内容涵盖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保荐承销、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精简优化发行上市条件。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将核准制下的发行条件尽可能转化为信息披露要求。各市场板块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二是完善审核注册程序。坚持证券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基本架构,进一步明晰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提高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证券交易所审核过程中发现重大敏感事项、重大无先例情况、重大舆情、重大违法线索的,及时向证监会请示报告。证监会同步关注发行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板块定位。同时,取消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三是优化发行承销制度。对新股发行价格、规模等不设任何行政性限制,完善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等机制。四是完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制度。各市场板块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统一实行注册制,完善重组认定标准和定价机制,强化对重组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五是强化监管执法和投资者保护。依法从严打击证券发行、保荐承销等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细化责令回购制度安排。此外,全国股转公司注册制有关安排与证券交易所总体一致,并基于中小企业特点作出差异化安排。
       证监会党委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将以强有力监督打造廉洁的注册制。在制度规则层面,健全覆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退市、监管执法等各环节全流程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关键岗位人员廉政风险防范,加强行业廉洁从业监管。完善对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的抵近式监督和对发行审核注册的嵌入式监督,对资本市场领域腐败“零容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全面实行注册制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期间,证监会通过邮件、信函、网络留言等多种渠道广泛听取市场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证监会对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建议高度重视,逐日汇总整理,逐条认真研究。截至2月16日,共收到意见447条,采纳89条,主要涉及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戒力度、明确独立财务顾问的履职范围、完善非上市公众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法律责任规定等方面。未采纳的意见中,有的属于操作层面的问题,将在具体工作中予以落实;有的属于规则理解问题,将通过宣传解读、行业培训等方式予以明确;有的存在较大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还有的缺乏上位法依据,已在相关立法说明中做了解释。
来源:证监会 2023-02-17
 
 

关于开展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

沪科合〔20231
在沪各财产保险公司、各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国家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的通知》(国科火字〔2020〕109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22〕4号)(以下简称《通知》)、《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等文件精神,拟开展本市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现就试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试点工作目的
  开展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是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对创业风险进行控制和分担,是深化科创金融改革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科技创业生态,进一步激发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二、试点工作内容
  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试点坚持“政策引导、政府监督、市场运作”原则。本市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主体、载体自主投保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保险公司提供定制化综合保险产品进行承保。
  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主要保障科技企业因创业失败导致其创业者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本市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纳入本市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培育体系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入驻企业为保险对象,入驻企业的创业者为保险受益方。本市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纳入本市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培育体系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投保后由市区两级科技主管部门予以保费补贴。
  三、试点工作要求
  (一)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应深入了解科技企业创新各阶段风险特征,在试点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据、总结经验,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方案设计,不断加强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风险定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效满足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产生的多元风险保障需求。对于精准对接市场和企业需求的新型产品和条款,上海银保监局将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接受报备。
  (二)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公司应具备专业的科技保险服务能力和经验,配备专业化科技保险服务人员,深入了解和积极响应科技企业的实际需求,注重收集保险服务支持企业稳健发展的经验、模式和案例,以点带面、辐射引领,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保险特色服务体系;应完善科技保险承保、理赔、财务等相关制度,加强内控、财务、保密等管理;严格遵守国家保密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责任追究。
  参与试点的区科技主管部门应做好宣传工作,动员符合投保要求的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投保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并匹配相应的专项资金予以补贴。
  四、试点工作申请
  有意愿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请于2023年2月15日前通过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www.shtic.com/kjjr)向市科委提出试点申请。获得试点资格的保险公司名单在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公布,便于大学科技园或孵化器投保查询。
  五、监督与管理
  上海银保监局与市科委负责监督试点保险公司规范经营,及时纠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视情取消试点资格。
  本试点工作自发文日起执行,有效期两年。
  特此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
2023年1月20日

 
 
 

三部门联合发文,金融支持交通物流领域再发力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近日,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物流领域金融支持与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
       《通知》强调,做好交通物流领域金融支持与服务,推动交通物流提档升级,帮助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是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金融部门要把做好交通物流领域金融服务摆在重要位置,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工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交通物流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完善组织保障和内部激励机制,创新丰富符合交通物流行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合理确定货车贷款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在疫情及经济恢复的特定时间内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细化落实尽职免责安排。
       《通知》指出,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和债券市场融资支持作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底,将道路货物专用运输经营者、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经营者、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道路货物运输站场经营者、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纳入支持范围,简化申请条件,按月申报再贷款。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等发放交通物流相关贷款。鼓励交通物流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融资,降低发债融资成本、提升便利度。
       《通知》提出,要加大对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市场化资金支持,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加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资交通物流项目的配套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落地“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加快农村路网建设、水运物流网络建设等提供支持。
       《通知》要求,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降低信息收集成本。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推动健全交通物流“白名单”机制,便利银行、融资担保机构对接;与辖内银行建立信息共享和批量核验机制,降低银行、市场主体操作成本。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等单位要加强与银行信息共享。
       《通知》强调,要发挥各方合力,做好配套支持与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贴息、担保增信等配套政策支持。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银保监局等要推动加强政银企对接和政策宣传解读,建立多层次工作对接机制,协调推动和跟进调度各项工作落实,提升政策落地效果。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微信 2023-02-17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制定本纲要。
       一、形势背景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全民质量意识显著提高,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逐步彰显,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质量作为繁荣国际贸易、促进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越来越成为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焦点。当前,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发展基础还不够坚实。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品牌建设,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着力提高全民质量素养,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规则、标准,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质量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
       ——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一二三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成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
       ——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
       ——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布局更加合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建成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
       ——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质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要,全民质量素养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三、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
       (三)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全流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质量专业化服务体系,协同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打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
       (四)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再利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五)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开展质量惠民行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质量改进,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提质扩容,满足多样化、多层级消费需求。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诚信自律,营造安全消费环境,加强售后服务保障。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
       (六)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开展材料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验证,提高材料质量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水平。改进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性能指标,提升可靠性、耐久性、先进性。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数字智能、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和精益性。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实现工业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关键技术突破。加强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计量测试、合格评定、知识产权、工业数据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
       (七)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质量、管理协同创新,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质量创新促进服务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加强服务业质量监测,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加快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八)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支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集群加强先进技术应用、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技术质量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创新,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质量资源共享、企业分工协作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组建一批产业集群质量标准创新合作平台,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开展先进标准研制,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九)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推动东部地区发挥质量变革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质量竞争新优势,实现整体质量提升。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质量升级,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推动东北地区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和质量振兴。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深化质量强省建设,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
       五、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
       (十)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互联互通标准,加大监测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严格管控直接上市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的认证管理,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加快构建全程覆盖、运行高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能力,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
       (十一)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制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严格质量安全监管。
       (十二)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加强检测评定能力建设,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完善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与投资效益。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品质升级。
       六、提升建设工程品质
       (十三)强化工程质量保障。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
       (十四)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倡导选用绿色建材。鼓励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推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驻厂监造。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严格建材使用单位质量责任,强化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建材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实施缺陷建材响应处理和质量追溯。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促进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
       (十五)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树立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完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突出地域特征、民族特点、时代风貌,提供质量优良、安全耐久、环境协调、社会认可的工程设计产品。加大先进建造技术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创新开展工程建设工法研发、评审、推广。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水平应用,打造品质工程标杆。推广先进建造设备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筑应用,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
       七、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十六)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技推广、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专业服务。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系统性集成、流程再造等服务,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咨询等科技服务水平,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提高现代物流、生产控制、信息数据等服务能力,增强产业链集成优势。加强重大装备、特种设备、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安装、维修、保养质量水平。
       (十七)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提升面向居家生活、户外旅游等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推动航空公司和机场全面建立旅客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活动、社区健身等服务项目,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品质。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新型消费体验中心,开展多样化体验活动。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
       (十八)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强化科技标准支撑和物资质量保障。持续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能力。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
       八、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
       (十九)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质量改进项目,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技术创新能力。
       (二十)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推动质量形成过程的显性化、可视化。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制定等,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重视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队伍建设。
       (二十一)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统筹开展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认定,完善老字号名录体系。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九、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
       (二十二)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推进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完善国家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规范和引导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深入推进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不断提升标准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深化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加强公益性机构功能性定位、专业化建设,推进经营性机构集约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深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优化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监管,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从业行为。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提高质量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水平。
       (二十三)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国家、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突破量子化计量及扁平化量值传递关键技术,构建标准数字化平台,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快认证认可技术研究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性、集成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开展先进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方法、高端计量仪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研制验证。完善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品牌培育、发展、保护机制,推动形成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加大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逐步增加计量检定校准、标准研制与实施、检验检测认证等无形资产投资,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围绕科技创新、优质制造、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等技术服务,推动数据、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更好服务市场需求。深入实施“标准化+”行动,促进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拓展伙伴计划,构建协同服务网络,打造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为产业集群、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区域内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集成融合,鼓励跨区域要素融通互补、协同发展。建设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跟踪、研判、预警、评议、应对。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国内国际衔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十、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
       (二十五)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健全质量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产品质量法,推动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建设。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等行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监管执法合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支持开展质量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有效执行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担保与争议处理机制,推行第三方质量争议仲裁。加强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
       (二十六)健全质量政策制度。完善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开展质量统计分析。完善多元化、多层级的质量激励机制,健全国家质量奖励制度,鼓励地方按有关规定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实施激励。建立质量分级标准规则,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引导优质优价,促进精准监管。建立健全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质量披露制度,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和招投标制度,健全符合采购需求特点、质量标准、市场交易习惯的交易规则,加强采购需求管理,推动形成需求引领、优质优价的采购制度。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强化对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将质量内容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支持高等学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完善质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培训制度和职称制度,实现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着力培养质量专业技能型人才、科研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建立质量政策评估制度,强化结果反馈和跟踪改进。
       (二十七)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创新质量监管方式,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制度改革,分类放宽一般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准入限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产品以及重点服务领域,依法实施严格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强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监督检查,推动实现生产流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抽查,探索建立全国联动抽查机制,对重点产品实施全国企业抽查全覆盖,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开展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健全产品召回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召回技术支撑,强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构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加强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建立质量安全“沙盒监管”制度,为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提供容错纠错空间。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质量竞争、优胜劣汰。严格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持续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机制。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区域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强化网络平台销售商品质量监管,健全跨地区跨行业监管协调联动机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二十八)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创新质量治理模式,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强化基层治理、企业主责和行业自律。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动员各行业、各地区及广大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全方位推动质量升级。支持群团组织、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学会及消费者组织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标准制定、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推进行业质量诚信自律。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安全消费理念,主动参与质量促进、社会监督等活动。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和最佳实践,曝光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文化建设,鼓励创作体现质量文化特色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二十九)加强质量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双多边质量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有关国家的质量对话与磋商,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等,建设跨区域计量技术转移平台和标准信息平台,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贸易质量争端预警和协调机制,积极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规则和标准制定。参与建立跨国(境)消费争议处理和执法监管合作机制,开展质量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双多边合作。定期举办中国质量大会,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性质量会议。
       十一、组织保障
       (三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立质量强国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整体有序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
       (三十一)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质量强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将纲要主要任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同步推进,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十二)开展督察评估。加强中央质量督察工作,形成有效的督促检查和整改落实机制。深化质量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对纲要实施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建立纲要实施评估机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来源:新华社 2023-02-06
 

产业创新动态

全面注册制来了!

       2月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由分批试点转向全面实行是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跨越。本轮注册制改革自2018年启动实施以来已经4年,其间经历了科创板试点、创业板存量改革、中小板与深主板合并以及北交所开市。
       全面注册制的到来,意味着相关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实现对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和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的全覆盖。业内普遍认为,这将开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新局面,为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说到底,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与核准制相比,不仅涉及审核主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充分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
       全面注册制改革有哪些重点和亮点?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这一放管结合的改革将如何改变资本市场生态?
       "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向全市场推广注册制水到渠成
       经过多年探索,注册制相关制度与规则已经得到充分的实践检验,各试点注册制板块平稳运行。
       公开数据显示,A股市场IPO规模从2018的103家升至2022年的416家,目前A股上市公司超过5000家,总市值在90万亿元以上。另据中金公司研报,截至2023年1月底,A股市场通过注册制上市的企业共1004家,总市值达9.6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例分别为19.8%、10.5%。其中,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通过注册制上市的企业分别有504家、413家和87家,市值分别为6.8万亿元、2.8万亿元和0.09万亿元。
       "总的看,试点注册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成功的,主要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检验,给市场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向全市场推广水到渠成。"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全面实行注册制不仅涉及沪深交易所主板、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也涉及已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证监会表示,本次改革基于试点注册制经验对相关制度规则做了全面梳理和系统完善。
       审核注册机制是注册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此次改革对上市、交易等关键制度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在试点注册制阶段,我们探索建立了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两个环节的审核注册架构,总体上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在充分听取市场意见的基础上,此次改革对发行上市审核注册机制做了进一步优化。"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总的思路是,保持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的基本架构不变,进一步明晰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提高审核注册的效率和可预期性。同时,加强证监会对交易所审核工作的监督指导,切实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
       在交易所审核环节,交易所承担全面审核判断企业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责任,并形成审核意见。审核过程中,发现在审项目涉及重大敏感事项、重大无先例情况、重大舆情、重大违法线索的,及时向证监会请示报告。证监会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板块定位进行把关。
       在证监会注册环节,证监会基于交易所审核意见依法履行注册程序,在20个工作日内对发行人的注册申请作出是否同意注册的决定。
在投资者最关注的主板交易制度方面,此次改革借鉴科创板、创业板经验,以更加市场化便利化为导向,采取3项主要措施:一是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二是优化盘中临时停牌制度;三是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优化转融通机制,扩大融券券源范围。
       全面实行注册制之后,不同市场的角色定位也非常明确。
       "注册制改革是以板块为载体推进的。"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在此过程中,上交所新设科创板,深交所改革创业板,合并主板与中小板,新三板设立精选层进而设立北交所,建立转板机制。改革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板块架构更加清晰,特色更加鲜明,各板块通过IPO(挂牌)、转板、分拆上市、并购重组加强了有机联系。
       证监会指出,主板改革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清晰,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主板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证券交易所市场由单一板块逐步向多层次拓展,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试点注册制4年来,交易所板块架构更加清晰,特色更加突出,加强了板块间的有机联系,显著提升了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将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说。
       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助力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全面注册制下的资本市场将发生哪些变化?会给A股生态带来哪些改变?
       业内普遍认为,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启动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直接融资的效率和规模,为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全面推行注册制是既定方针,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大计,那么也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进程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一环。全面推行注册制,是将市场的选择权和决策权交由投资者,由投资者说了算。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提高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提高市场IPO的效率,助推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高效率高质量地服务实体经济。因此全面推行注册制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记者分析道。
       《注册管理办法》精简主板公开发行条件,优化盈利上市标准,取消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限制等要求,规定申请首发上市应当满足四方面的基本条件。其中,主板上市条件有所放松,备受市场关注。连续三年盈利不再要求,但各套指标均还是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
       在董登新看来,注册制并不意味着对所有企业大开绿灯,放行上市。注册制的包容主要是针对高成长性高科技、具备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的真正优秀的优质企业,给予这些企业大力支持和足够的包容。而对高能耗、高污染,没有科技含量,没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则会有相对较高的门槛,这既是产业升级的导向,也是提升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
       全面注册制的到来,对市场参与各方带来的影响势必更加直接。
       对此,招商非银团队在其发布的短评中称,全面注册制下,创投券商直接受益:全面注册制的推出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市场活跃度有望再上台阶。
       平安证券亦认为,全面注册制的到来,将直接利好投行业务。
       一方面,主板IPO审核速度将加快、承销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容,券商投行收入增长确定性较高;另一方面,注册制配套制度持续完善,股票上市、退市逐渐市场化,倒逼券商延长投行服务链条、提升专业能力,通过投行、PE、并购、再融资等业务的有机结合,满足上市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同时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由"受理即担责"调整为"申报即担责",进一步压实券商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
       "从市场整体来看,全面注册制落地有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更多优质企业会脱颖而出,当然公司之间的分化也将有所加大。各板块将遵循各自定位,实现多层次的差异化发展,同时通过转板、分拆上市、并购重组等加强联系,共同推进实体经济转型,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平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向记者如是分析。
       "从结构性影响来看,我们认为成长板块与国企改革的价值机遇在加大,特别是计算机、电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力设备、机械、军工等涉及安全与发展的新兴制造行业。" 魏伟说,尽管主板注册制落地和成长板块并不直接相关,但是注册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大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转型的融资支持,全面注册制的最终落地整体来看仍是向新兴产业倾斜。
       招商非银团队认为,创投公司迎来历史性机会,一级退出更加通畅。注册制疏通"募投管退"最后、最难一环,创投企业投资周转率提升,业绩确定性走高,聚焦专精特新行业的创投受益明显。长期来看,一级投资市场环境改善有助于创投为资本市场输送更多优质企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在董登新看来,一方面,注册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IPO的效率,加大IPO的力度,当然也是加大对高科技企业扶持的力度。但另外一方面,市场也会大幅提升退市效率,让垃圾股尤其是空壳公司和僵尸企业尽快退出市场,将宝贵稀缺的IPO资源或上市资源留给真正优秀的企业,这样就会形成A股市场的有进有退,甚至是大浪淘沙,这为资本市场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将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改革从主板实际出发,对两项制度未作调整。一是自新股上市第6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继续保持10%不变。这主要考虑的是,从实践经验看,主板存量股票及新股第6个交易日起波动率相对较低,10%的涨跌幅限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股票的定价需求。二是维持主板现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不变,对投资者资产、投资经验等不作限制。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特别强调:"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主板改革后,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包容,发行定价和交易制度也有变化,希望大家充分了解这些制度变化和风险点,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魏伟认为,市场化定价的背景下,公司之间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将得到更多的估值溢价,而尾部公司则会加快出清。面对市场生态的变化,交易者也需要调整自身的交易习惯和交易思路,一是新股破发率会有所提升,打新收益率较此前会有所降低,2022年Q4市场表现相对低迷,A股市场前5日破发率达到50%以上;二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下,需要注意甄别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的公司。
       以"放管结合"护航市场建设
       "放管结合是注册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总的思路是,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在"放"的同时加大"管"的力度,督促各市场主体归位尽职,营造良好市场生态。
       在前端,坚守板块定位,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等各层面责任,严格审核,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在中端,加强发行监管与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的联动,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在后端,保持"零容忍"执法高压态势。
       "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不是谁想发就发。"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特别是要用好现场检查、现场督导等手段,坚持"申报即担责"的原则,发现发行人存在重大违法违规嫌疑的,及时采取立案稽查、中止审核注册、暂缓发行上市、撤销发行注册等措施。同时,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保持投融资动态平衡,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进一步压实上市公司、股东及相关方信息披露责任。畅通强制退市、主动退市、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多元退出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强化退市监管,健全重大退市风险处置机制。
       2022年,50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强制退市42家,数量均创出新纪录。随着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推进、优胜劣汰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吐故纳新的市场生态得以加速构建。
       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零容忍"的同时,监管层对"看门人"执法震慑显著增强。
       去年11月,证监会对华金证券、华龙证券、民生证券、国泰君安证券、联储证券、华安证券、招商证券7家证券公司及26名责任人员进行了问责及处罚,社会影响巨大。
       "非标退市"公司数量渐增,审计机构对高风险公司避而远之,上市公司独董主动"辞任",问题会计师事务所遭资本市场"抛弃"……在全面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对市场的敬畏之心显著增强。
       "全面推行注册制,对于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信息披露的监管,将成为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监管的效率和监管的水平,严查严打证券违法犯罪,包括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和财务造假,这将是落实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一环。"董登新分析认为,与此同时,在强调市场监管和法治化的同时,也会逐渐淡化过去的行政管制。通过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让投资者学会用脚投票,未来的退市制度将会发挥更强的淘汰机制作用,以及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3期 谢玮 2023-02-15
 
 

抢占关键赛道 多地明确2023年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数字经济成为多地2023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多个地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浙江、重庆、西藏、海南等地明确了2023年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抢占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消费、数字文化等赛道成为多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任务。
  业内人士称,多地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数字经济成为地方政府今年乃至未来五年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发展迎来机遇。
  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相关领域表现亮眼,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提升至50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左右。
  多地数字经济增加值破万亿元大关。2022年,江苏省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左右;福建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6万亿元;湖北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4万亿元;湖南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5万亿元;安徽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元;江西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35%。
  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优势数字经济产业。贵州省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引进企业超400家。上海市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2022年率先建成5G和固定宽带“双千兆”城市。
  前沿技术备受关注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成为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业态。在安徽,联想合肥生产基地(简称“联宝科技”)是联想(全球)最大的PC研发和制造基地,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计算设备研发和制造“灯塔工厂”。联宝科技CEO丁晓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联宝科技每天需处理8000笔客户订单,且80%属于单笔小于5台的定制化订单。通过智能化手段,生产效率提升45%,原来耗时6小时的人工排产作业在智能排产模式下耗时仅1.5分钟。
  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实体经济进行智能化改造,成为多地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抓手。2022年,江苏省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改造,1万家完成改造任务,新增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79家;河南省5G基站总数超过15万个,新增智能工厂185个、上云企业3.6万家。
  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地方两会上备受关注。如北京市提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边缘计算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6G技术研发,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贵州省提出未来五年培育区块链、北斗应用、人工智能、信创、数据清洗加工等新兴数字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20%。江苏省提出做强做优“数智云网链”等新兴数字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产业。
  此外,山西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浙江省未来五年将推动自贸试验区四大片区联动发展,确保实现数字贸易额4700亿元。
  挖掘投资机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4%,占制造业投资比重达到40.6%;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9.3%。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9%,增速快于全部投资13.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2月1日表示,我国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5G、特高压、城际高速公路、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步伐加快,将有效带动投资增长。
  2月1日,贵州省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网易公司自建的第一个大型数据中心顺利开工。据网易公司介绍,该项目于2022年9月签约,规划标准机架10000架(5kW/架),可承载服务器10万台。项目一期计划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项目投产后,将承载元宇宙、云音乐、有道智能学习、严选电商、传媒以及游戏等网易核心业务。
  东莞证券表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总体来看,数字经济成为地方政府今年乃至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发展迎来机遇。
  安信证券表示,数字经济中产业数字化仍为主要趋势,在制造业投资回暖和政策大力支持下,制造业数字化、汽车智能化等围绕生产的数字经济依旧是蓝海,计算机板块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3-02-03
 
 

北京率先表态“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 专家称城市级AI竞争新赛道有望开启

       最近,席卷全球的ChatGPT热潮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北京市率先表态“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
       2月13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的《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提出,2023年要全面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底座。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着力构建开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应用生态。
       “ChatGPT基于大规模语言识别和学习模型开发,已经形成了可用的产品和初步成型的商业模式,商业场景的应用领域广阔,是目前最接近强人工智能的应用。”萨摩耶云科技集团创始人、CEO林建明对记者表示,北京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较好,在算法、算力以及人工智能的人才储备方面占据优势,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北京人工智能领先优势突出 ChatGPT开启新竞争赛道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现象级应用,ChatGPT充满巨大的想象力和发展空间,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AIGC领域,人工智能产业有望引发新发展浪潮。
       “ChatGPT有望在人工智能革命的下一阶段扮演中心角色,依托千亿级大模型GPT-3与长年训练,ChatGPT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输出能力远超同类产品,打开了市场对AI对话场景及相关产业的巨大想象空间。”工信部新基建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园元宇宙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陈晓华对记者表示,作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领航者,北京长年保持人工智能领先优势,此次产业规划中着重强调ChatGPT,或将开辟城市级人工智能竞争的新赛道。
       上述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10月份,北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48家,占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总量的29%,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核心区域产业集聚能力全国第一,已经形成了全栈式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记者表示,ChatGPT的爆发凸显了北京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方面的不足,这不仅需要资金、人力的大规模投入,更需要营造鼓励创新、善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和营商环境。因此,进一步巩固和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北京急需加快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领域进行顶层规划和政策布局,加大对于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
       林建明分析称,ChatGPT通过技术迭代升级有望取得更大突破,但进一步的研发需要更多资源投入,对大数据和算力要求很高,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如此高的成本,头部企业更有实力牵头,带动行业构建开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应用生态建设,吸引中小科技企业参与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
       国内龙头企业竞相布局 资本市场助推产业发展
       事实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规划也迎合了市场发展的需要,不少国内头部企业正大举进军AIGC行业,加大对类ChatGPT应用开发力度。
       公开资料显示,互联网大厂方面,百度旗下类ChatGPT产品“文心一言”将在今年3月份完成内测并向公众开放;阿里达摩院类ChatGPT产品已处于内测阶段;京东云将推出产业版ChatGPT—ChatJD;腾讯在相关方向上已有布局,专项研究也在有序推进。上市公司方面,科大讯飞、汉王科技等龙头企业亦在相关方向进行布局。
       陈晓华表示,受限于技术、基础投入和监管等问题,互联网大厂能否在短时间内如期推出匹敌ChatGPT的大模型仍有待时间考验。但不可否认的是,ChatGPT带来的是生产要素的改变,龙头企业纷纷融入此类技术并结合自身场景优势推动新一轮产业创新与升级,加速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在培育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A股共有303家人工智能相关上市公司,IPO募资总额达2364亿元,总市值达4.28万亿元。
       对于如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促进产业发展,吴琦表示,应加快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市场基础制度体系和服务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企业特别是细分赛道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同时,加快直接融资服务和产品创新,支持人工智能企业通过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吸引高端人才,支持私募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来源:证券日报 邢萌 2023-02-16